![]() |
![]() |
#1 |
長老會員
![]() ![]() |
![]() 女兒將步入大三,她修讀的是生態保育與環保,一俟畢業後,即將進入政府部門工作,他們和政府工作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工作地點大部份在室外的大環境中,如加拿大東西兩岸鮭魚期的鮭魚數量統計工作、北極加拿大領土上的海豹數量統計等等,以便開放獵殺或積極的予以保保育,足跡將遍及加拿大全境各地,年薪收入為十多萬加幣(一個月三十多萬台幣,這是最近偶然才獲得的資訊),她的選擇完全是出自個人的興趣,回想到小時後看她對昆蟲和動物細心的觀察,就可明瞭她為何選擇往這條路走,身為父母的我們都完全贊成她的抉擇。
當初她的高中同學們個個往資訊科系裡鑽,現在要急流而退也太遲了,所以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學識來研究,應該是最快樂的事業,就祝福她了﹗ 心血來潮就一併分享給大家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
![]() |
送花文章: 71895,
![]() |
有 29 位會員向 grc45 送花:
|
![]()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
![]() |
#2 (permalink) |
管理版主
![]() |
![]() 恭喜G大女兒剛好趕上環保列車
台灣人喜歡一窩蜂、趕流行 總怕會跟不上人家 在台灣總是可以發現經濟學的供需原則不斷輪替 早期讀電機系的都可以進大公司 所以大家一窩蜂讀電機、電子 後來供給大於需求,造成很多人失業、轉業 在台灣真的要讀自己興趣的科系不容易 總是要考慮未來的競爭力 政府公部門也是擠破頭才能進去 台灣大約有60%的人並非學以致用 整個的根本還是從文化與教育上的不同所造成的 G大女兒很幸運能在加拿大長大 不用跟台灣人一起競爭 直接跳進世界村裡 不小心搶到沙發~ ![]()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送花文章: 15023,
![]() |
有 16 位會員向 ccbear 送花:
|
![]()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
![]() |
#3 (permalink) |
列管會員
![]() ![]() |
![]() 其實熱門科系不代表出來就會有頭路,也不代表會找到工作,更不代表就會學的好
我也看過讀國文系出來的,現在在家教教小朋友國文,還不是一樣有工作 我也看過讀熱門科系出來的,找不到工作每天泡在網咖浪費時間的人 就跟現在很多人都想要往高科技產業,可是能搞出真正類似機器人或高科技產品的不多,有些還是當作業員,反而我也看過現在當志願役那種阿兵哥,每個月固定薪水也不會有無薪假這些問題,放假還帶他女友出去玩 |
![]() |
送花文章: 56979,
![]() |
有 13 位會員向 lutunhsiang 送花:
|
![]() |
#5 (permalink) |
榮譽會員
![]() ![]() |
![]()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送花文章: 1110,
![]() |
有 15 位會員向 猜謎人 送花:
|
![]()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
![]() |
#8 (permalink) |
列管會員
![]() |
![]() .....................
萬能修機?? |
![]() |
送花文章: 13876,
![]() |
有 10 位會員向 rainfire 送花:
|
![]()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
![]() |
#9 (permalink) |
管理員
![]() ![]() ![]() |
![]() 華人社會家庭大多是走父母幫你鋪好的道路.......
其一....在你可以選擇的時候那時你年紀小,根本不知如何選擇,於是父母代為出手... 其二....父母大多"期望"子女幫他們完成年輕時未完成的夢想,例如老爸想進哈佛可是 他沒進成,於是寄望子女.... 其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在國外假如有位小朋友說"我將來要收集好多垃圾 然後把XXX變成XXX,父母會說哇~~~你好厲害唷",反之在國內~可能會遭來毒打後 被罵"掯~08整天拼死拼活給你念書~你居然要去收破爛".....比爾蓋茲當年如果是華人 家庭長大,肯定會被老爸打死趕出家門.....也沒今天的微軟了 ![]() |
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史版A大,錢的數量決定電腦的力量 ![]() 我是給女孩修電腦長大的,經驗豐富技術過硬,就沒有我修不好的電腦 ![]() |
|
![]() |
送花文章: 79410,
![]() |
有 14 位會員向 a471 送花:
|
![]()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
![]() |
#10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我覺得
與其在那裡不知道要挑選什麼科系 乾脆先去想好你以後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要過你夢想中的生活需要哪些知識跟經驗 這樣去學,你才不會不知道學那些要幹嘛用的 這樣去上學,那些課程就不在是課程而已 而是未來幫助你賺第一桶金的知識與工具 上起課來也會特別有興趣跟活力 ![]() ![]() ![]() |
__________________ 珍妮熊部落格 要求,你就會得到;尋找,你就會發現;開門,因為有白癡敲門… |
|
![]() |
送花文章: 13224,
![]() |
有 14 位會員向 珍妮熊 送花:
|
![]()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
![]() |
#11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 在此地念電腦時曾見識到優秀的學生們,他們大多在社會上已經有了工作,如 Cable TV Technician, Bell Telephone Technician 等(一天的收入200 到400 甚至於是500 加幣的都有),公司要他們到學院繼續深造日新月異的電腦與資訊科技;他們的讀書方法有別於我們的傳統消極學習,不留功課到家裡研習,問題當天當堂就在課堂解決,發問甚至以挑戰口吻向教授抵觸(就學問方面的矛盾或晦暗不明處),當這裡的教授時薪50 到100多加幣不等,個人也是個問題專家,炮火密集的攻到教授滿臉通紅(血壓劇升),額頭發亮(全都是汗);在私下的同學交流中(不是混的精英們),他們從不背誦,對定理、公式是以當場力求理解並加運算的方式在吸收,他們的時間大多被加班排滿了,回家連睡覺時間都不夠,所以在家很難得有時間去擺平那些作業,所以在下課後都留在圖書館裡直接迅速完成作業後才離開學校,一出學校就是非學習時間,工作,消遣,個人的私生活和交際(非飲酒泡馬子之類的),他們會穿著的很得體的去參加各種社交活動,他們曾在聊天的時候提到,東方人根本不懂什麼叫做生活,賺了錢卻失去了美好的時光。
所謂的生活,在融入本地文化後所得到的定義,即為計劃旅行,出國度假,釣魚,打獵,露營,登山,騎馬,騎自行車,帶女朋友去泛舟,駕駛遊艇,玩帆船,野外探險,跳傘,駕小飛機,玩帶有推進器的滑翔翼,騎超重型摩托車在國道上(高速公路)越省長飆,好不痛快,這些非學習的休閒和例假日空檔,他們絕對不作任何學習上的瞎拼,有人說老外數學差,因為他們不背誦九九乘法表,可是他們也從生活中的歷鍊,自然的學得了運算的本事,換句話說,他們從不死記硬背,直接以理解的方式來學得。 好比我的孩子們,他們從來也不願意去死背東西,他們所謂的「懂」是以思考和表達為主,是互動頻繁的腦力激盪,當場答不出來,無法理解不求甚解於當下者,在他們的學習上就會很挫折,他們無法把當堂的學習延續到家中,或留下來再研究或找同學聯絡探討,總是把獨立的學習障礙,在課堂上予以直接的攻克,在有困難的時候,圖書館永遠比教授來的從容有效,當天的功課當天畢。 他們要學生 Konw How,而不是教他們去死背,這一點本人在十年間的本地學習上印象特別深刻;東方學生都緊閉著嘴,好像沈默是金,可事後卻問題一大堆,回答他們的人都會覺得很累贅,直問他們為什麼不當堂問?並反問海外來的學生英語都有托福或其他的能力鑑定考試合格,怎不張口發問呢? 這跟文化或許有關係,日本人如此,南韓人如此,中國人(中、港、台、星、馬一帶的華人)如此,東南亞人如此,連印度,斯里蘭卡人也都如此;不過來自伊朗或伊拉克的學生或猶太裔的學生都很會發問,個人認為他們都很懂得利用時間和場合,這莫非與他們的傳統文化也有關係?﹗ 此帖於 2009-04-28 07:20 AM 被 grc45 編輯. |
![]() |
送花文章: 71895,
![]() |
![]() |
#14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 |
![]() 不知道在搞甚麼 這是很正常的 尤其是你們的學系又冠上一個通訊 很多學校都喜歡掛羊頭賣狗肉 通訊這個,最早是電機領域,電機裡面有一個光電領域、也有通訊領域 說不定,你這個就是通訊領域,冠上一個資訊的名字 說得太對啦 只要是有個電字,都是歸在資訊領域 就連沒有電字,只要有用到電的機器,都是歸資訊領域 例如:影印機、傳真機、投影機,這些我常常在修 ![]() |
__________________ 幸福背後要付出的代價是非常非常大的 但人們往往只看到幸福的假象 卻沒想著該付出的努力代價 本是浮雲隨風飄 落下凡塵惹塵埃 我究竟還要走多遠的路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同 |
|
![]() |
送花文章: 375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