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1 |
長老會員
|
![]() 生命不一定是直線
◎洪蘭 陽明大學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教授 台灣的孩子一般沒有什麼機會玩,我個人覺得這樣的現象很令人擔心。 我在陽明大學醫學院任教,我們有些孩子還沒有準備好,就已經要去當醫師了。他可能有很豐富的醫學知識,可是還未必能面對,診療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心理壓力、道德壓力與生命課題。 有一些記者問我,為什麼我覺得我先生(曾志朗)的抗壓性很強,我想主要是因為他是在鄉下長大的,我們在美國結婚五年後,我才去他家,去的時候發現,鄉下長大的孩子童年快樂很多。 他曾經告訴我,他們常去溪裡面游泳,老師三令五申告誡,他們依然不改,於是老師趁他們游泳時把衣服拿走,他們只好在溪水裡等到天黑,拿著芭蕉葉,遮住重點部位,跑回家去,而媽媽當然早已拿著棍子在門口等囉! 他拿到博士後,母親當選模範母親,他跟她說:「你怎麼能當模範母親?你在旗山鎮拿著棍子追著我跑,每個人都看見了! !」 有快樂童年的孩子個性比較開朗,希望我們的教改,可以讓孩子成長得更快樂! 金絲雀如何學唱新歌 我的小孩八歲時回台灣,面對中西文化的異同,求學過程特別曲折。起先念嘉義民雄國小,後來因為語言、體罰等因素,適應不良,轉到台北讀北師附小。當時我在中正大學教書,由我母親照顧我的小孩。 我母親的教育觀念是舊式的:先做功課後玩耍。小孩一回到家,趕快把功課做完,以便玩耍,我母親一看說:「咦!那麼快就做完了?去複習!」小孩一聽,趕快去複習,正打算出去玩,我母親說:「複習完了,去預習!」 當時我母親常說:「現在三年級的功課怎麼那麼多呀?做到十點半還做不完!」後來我才發現,原來我小孩是把功課攤開在桌上慢慢地做,我母親一離開,他就去玩,聽到腳步聲,他就趕快回到書桌前! 我發現這件事時,相當的擔心;由實驗知道, 要改變一個壞習慣,需要花上十倍的力氣!金絲雀學會唱一首歌后,若要牠再學新的,牠會乾脆讓神經細胞死掉,第二年再長新的。 於是我試著說服母親,讓小孩做功課前先玩,結果我母親回答:「業,精於勤,荒於嬉!」她的六個女兒都讀北一女、台大,她堅持當新式教育還不知成效如何時,先用傳統教法!還說我小孩晚回國,起步晚,必須要「追上去」,所以安排他每週補習三天,小孩叫苦連天! 從「身心症」到愛上學 國二上,我的小孩得了「身心症」。早上七點鐘時,他的體溫開始上升,七點半時,燒到三十九度半;怕他做假,我家有很多溫度計,但是不管哪一支溫度計,量出來都是三十九度半,我只好打電話向老師請假。請假後,到了八點半 準時退燒。 到了上學時間,常常是我先生抬頭,我抬腳,兩人合力把他拖上汽車,他一路上叫:「求求你不要叫我去上學!」聽了心中真的很不忍,我們為什麼會讓孩子讀書讀到這樣的痛苦? 進入美國學校三個禮拜後,「身心症」不藥而癒。他變得很喜歡去上學。他們老師早上七點鐘到學校,他想跟老師共進早餐,討論功課,所以早上不到七點,就挖我起床送他去上學,而我常是前一天做實驗做到半夜三更。 他對他的老師,那些肯幫他的老師,有說不出來的感恩和愛戴。 我從小學六年級開始集郵,特別珍藏了一些東南亞各國獨立時發行的紀念郵票。小孩在學校上到有關國家獨立的課程時,向我借那些亞洲國家獨立紀念郵票,當作參考資料,帶去學校,結果被老師一誇獎,就把郵票送給老師了。我說:「不行啊,那是媽媽的珍藏。」我的小孩說:「可是我的老師更喜歡那些郵票!」 他的老師隔了四年沒有教他,去年在路上遇到,正值總統就職典禮前,孩子回來對我說:「老師說他從來沒有參加過就職典禮…」我們只有一張貴賓卷,孩子竟然跟我說:「你不要去啦,讓我的老師去!」 我可以感覺到,老師只要對孩子有一些用心和付出,孩子就會非常感激,令人非常感動。 教小孩,要從動機下手 我覺得,我們的課本編得太淺了,我們不能低估孩子的聰明智慧,以為以他這個年齡,只能瞭解某個程度 皮亞傑有個實驗:五個彈珠排一排,有上下兩排,將第六顆彈珠加入下一排並將長度縮得比上一排小,問小孩哪一排彈珠比較多?結果小孩會說較長的那排較多。事實是-將彈珠換成巧克力後,實驗結果完全改觀,兩歲半的小孩都知道要拿下面這一排! 我們在小學二年級時,開始教整數概念,一個當老師的媽媽問小孩:「小於一百的最大整數是多少?」小孩目瞪口呆,不知道媽媽在講什麼,眼看弟弟要挨揍,哥哥跑過來幫忙:「媽媽要給你一個紅包,裡面的錢不得超過一百塊,你要多少?」弟弟立刻說:「九十九!」 今天我們的教學不能與生活連在一起,小孩不知你在問什麼,這不代表他笨! 我先生以前要我兒子學中文,規定回到家裡不能講英文,要講中文。於是我的小孩每天回到家,一腳站在門口就用英文把當天學校發生的事情講一遍,講完,進到家,就不講話了。他其實相當痛恨中文,可見體罰對一個孩子身心殘害之大,他到現在還不肯拿筷子,但是很會青蛙跳,可以跳完整個操場! 對於孩子,真的要瞭解他的心理,而且要有方式對待他。我後來讓他願意看中文,完全是從金庸的《書劍恩仇錄》著手,武俠小說嘛!講到最精采的地方,我就停下來說:「媽媽要去做實驗了。」他拉著我問,後來呢,後來呢,我就叫他自己去看。其實他並不能全看懂,自己用想像力填補了很多地方。 從瞭解到關懷到行動 我的小孩剛轉到美國學校時,上課第一天,老師發了十四本英文書,說是這學期要唸的,有哈波李的《梅崗城的故事》、賽珍珠的《大地》、史坦貝克的《人鼠之間》等。 這些書都蠻深的,我們的大學生都不一定會讀,九年級(相當國二)的孩子?我去問老師為什麼選這些書,老師說:「十四歲的小孩,肌力已經足以傷人,如果心智上不夠成熟、缺乏同理心的話,很可能做出令自己後悔一輩子的事情!我們必須在他青春期剛開始時,讓他的思想跟上,藉著這些不同人種受到不同待遇的書,教會他們『同理心』是什麼。」 《梅崗城的故事》和《奴隸船》是描述美國南方黑人所受的不平等境遇。我的小孩看完了這個故事,一直問我:黑人並沒有比較笨,為什麼會因為他的顏色就遭到歧視?他們以前在學校裡叫黑人Negro,但看完這些書後,就不再那麼叫了。《人鼠之間》拿過諾貝爾獎,主角是個智障的孩子。當時發生了喜憨兒烘焙屋被人潑餿水的事件,同學們看了書後,主動下山去幫忙喜憨兒清洗。 「因瞭解產生關懷,因關懷產生行動」,我在我小孩身上印證了這一點! 「閱讀」是無可取代的 我們的學校應該多提供課外書,因為看得懂的孩子可以從中得到很多的知識,好像搭個鷹架,讓他自己走上去一樣。現在媒體教學,其實是不能取代閱讀的。 我小孩11年級時,老師要他們看《戰爭與和平》,要交報告的!但是書太厚,他去租錄影帶來看,看完寫報告交去,卻不知電影結局被導演改了。老師發現後,罰他再看一本《飄》。 這次他乖乖地看書寫報告,但是我覺得《飄》改編的電影《亂世佳人》是經典作,很值得一看,就租來跟他一起看。小孩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他說郝思嘉是十六歲,怎麼可以由三十歲的費雯麗演?我說豈有此理,《戰爭與和平》的女主角是俄國人,奧黛麗赫本是美國人呢,你怎麼就看得下去呢?他說:「因為我是先看電影再看書,不管書中怎麼樣描寫,都是出現奧黛麗赫本的形象呀!要是先看書,電影中出現的影像跟我的想像不合,我就看不下去了!」 所以,看書時是自己的想像力,電影是導演的想像力,別人的想像力會阻礙自己發揮想像力! 聽演講,如果你不瞭解背景知識,聽完後,所得有限;閱讀卻可以依照自己的速度,一再反覆。從實驗結果可看出,閱讀在大腦的神經機制上,電流所顯示的深度是不同的,而且影響神經之間的連結密度,我們現在所界定的聰明才智便是指這密度而言。 電流是不會中斷的! ,例如路上看到小學同學,你不記得他的名字,但幾天後,你突然坐起來,想到了他的名字。電流被激發之後一直走著,連結越密,創造力便越強。 有創造力才有未來 我們的未來,就在下一輩的創造力上,如果我們將腦力封鎖住、沒有創造力,我們的未來是沒有希望的。 北縣某國小有面擋土牆,上面有一到六年級的創作圖案,一年級的用個掌印壓下去,順著手指頭的方向畫出一隻漂亮的長尾雞,六年級用彩色的石頭排列成圈圈的幾何狀圖案。我們的孩子,進學校時很有創意,被我們教了六年以後,就變成石頭,這就是一定要進行教改的原因。 我自己覺得,除了行為不要踰矩的最低下限外,教育者(包括父母、部長在內)要放手讓人全面自我發展,小孩才會有創造力! 生命不一定是直線,他可以是放射線、雙曲線或反折線,甚至可以是個圓,只是需要你主動塑造,完成屬於你自己的圓。 |
__________________ 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
|
![]() |
送花文章: 8139,
![]() |
![]() |
#2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這是朋友轉寄的文章(特殊字是原文格式),也是我長久以來的疑惑
身旁有小孩的朋友,教育態度分2類 一類是怕小孩知識技能不足,家長會焦慮地幫小孩複習功課並打探那間補習班對孩子有幫助 一類是採放任制,認為不必過度逼迫小孩,小孩有動力時自然會認真唸書 問他們小學課業好教嗎?一致的回答是:課業跟我們求學年代時差太多,家長等於要重新研讀課程,才有辦法教導小孩 ![]() 誰也不希望看見孩子在痛苦的氛圍唸書 但怎樣的教育方式才是對小孩最好?就真的是見仁見智 ![]() 以我而言,我是那種平淡無趣的乖乖牌, 求學歷程就是在一個被設限的安全框框內, 雖是高壓的填鴨式教法,但很平順且沒啥特殊挫折感地完成學業。 就算如我弟也有適應不良、厭惡老師、逃避上學的情形 在不確定有更適合的教育方式時 我個人是認為全國性的基礎教育應是一體適用,有特殊需求的學生再另外處理 為了學術自由、活化教材為名,各校有不同的版本、不同的教學進度,看來反而雜亂無章、有害無益。 畢竟我是局外人,我會認為給孩子最基本能用的教育就足夠, 學歷不用過高,能應付日常生活所用即可,只求別成為社會的敗類 ![]() 只要能用心把基礎教材學好、融會貫通 其他的,等孩子有學習動力時,自然有深造機會。 看到某些人的痛苦求學心路,不知怎樣的教法才是對孩子有幫助? 不曉得各位父母心,對孩子的教育有何想法與期望? 是覺得現在的教育方針及學測制度較好? 還是回歸一試定江山的聯考制度? |
![]() |
送花文章: 8139,
![]() |
![]() |
#3 (permalink) |
註冊會員
![]() |
![]() 偶然會看名人的傳記故事,看他們成長如何變成一個成功人士
幾乎都是從小父母灌輸"價值觀",足以影響他一生 上個月財經節目介紹股神巴菲特與香港首富李嘉誠,只看到李嘉誠的部份 據說他媽媽教導他的價值觀就是他的名字"誠",從他創業遇到生意困境都用真誠處理,比方說生意周轉出問題,欠銀行的債務與廠商的貨款,他都一家一家道歉說明苦衷,請求人家給予時間,一定會償還...他就是用這種態度混到今天亞洲首富的地位 至於教導小孩也有一套,他有兩個兒子,當年送到美國留學,身為首富的李嘉誠就只給予學費,生活費就要求兒子自己去賺...畢業後,不允許兩個兒子回香港進入自己的事業工作,他們跑到加拿大闖天地找工作,經過多年的磨練認為時間到了,就把兒子召回香港工作...據說他的小兒子就是跟名模生小孩哪一個李澤楷,自己創業成功,未來成就不下於其父..老爸的龐大事業就由大哥繼承,他們人丁單純都分配好,不會發生王永慶去世後子女爭奪的問題 另一位傳奇人物,水果老闆黎智英,我也是看電視訪問了解他一些背景,他從小就被媽媽教導做人要多讀書多吸收知識才會"明辨是非",不會被人騙... 這個觀念讓他一生受用不盡,即使沒有機會念書,他仍然養成大量閱讀的習慣,所以會走進媒體這個行業,也是他口中說辦媒體目的是讓讀者有知道真相的權利(是否真相就見仁見智啦),至少他的東西有人買也算是成功 ![]() |
![]() |
送花文章: 204,
![]() |
![]() |
#5 (permalink) |
管理版主
![]() ![]() |
![]() 首先感謝提供了如此好的文章
只是這該放在時事版嗎??? 文章寫得很感人 只是真的適合我們嗎?? 我們當父母的每天忙於工作 哪有時間陪小孩呢?? 也沒能力將小孩送到美國學校 最多只能送到補習班就很辛苦了啦!!! 美國也沒那麼美好 那的學生糟糕的比我們這的還嚴重 我認為這都是片面之詞吧!! 美式教育也沒好得像天堂 我們這的升學方式再怎麼改也一樣的 學生比以前的我們讀的更可憐 教育最該改進的是那些教育專家 教育不是為了要培養出多少個碩士博士 教育只是要教導出更多個喜歡自己與讀書的人吧!! 只有這樣的目標下...讀書才不會是個沉重的負擔啦!!! 否則學校只是個過濾器 不斷的刷掉不合格的學生而已 |
![]() |
送花文章: 39317,
![]() |
![]() |
#6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引用:
barrielee大好優秀,我貪玩真的沒耐心看完枯燥的名人傳記, ![]() 超級佩服你們這類優秀人種 ![]() ![]() 我覺得現在社會中的「誠信」等同「笨蛋」的同義詞 ![]() 成人用過多的包裝、修飾,合理化掩蓋自己的缺失 小孩為了保護自己,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說辭 誠實曝露自己缺點的人,形同被淘汰的弱勢 名人長遠成功的背後,家庭教育的價值觀真的影響深遠 ![]() 為人家長的教育態度,可以教出如李嘉誠的首富、如黎智英般的堅持, ![]() 也能養出時下層出不窮卑劣罪犯 ![]() |
|
![]() |
送花文章: 8139,
![]() |
![]() |
#8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引用:
![]() 呵呵....不知那裡有主張人本教育...等學者的背景 我猜.... 像李遠哲、洪蘭這類,在當代的台灣苦讀後留洋 是不是因為他們異於常人的優秀,使得他們的求學心路備受壓抑,所以想改革舊有教育模式 像我是平庸之輩,老師教什麼,就吸收什麼,沒被啟發創意頭腦,也沒心思想太多雜事,按步就班地完成每一階段的求學歷程 我在想..... 我們每個人的資質不同,求學歷程也不同 資質高的人,如提倡教改的學者,在接觸歐美教法後,認為填鴨式的教育是壓抑孩子創意的惡制 像我這種邏輯發展遲緩的平庸之輩,啟發式教育會比填鴨式教育適合嗎? (時光無法倒流,這是個無解之謎= =a) 以前填鴨式教育只重智育,像我父母只負責小孩的品行,頂多再注意那家補教機構較好 不像現代的父母要研讀小孩課本,才有辦法緊盯小孩的學習進度 現在教改要求五育並重,這原本立意良好 就如YaYa07大所言,依台灣父母求好心切的心態.......... 以前的孩子只要智育成績優良,現在的五育並重就變成樣樣都要拿高分 想來就好累 ![]() |
|
![]() |
送花文章: 8139,
![]() |
![]() |
#9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 |
![]() 為什麼家庭要雙薪呢?
我一直很搞不懂 我自己生活在高雄,房價物價都合理 台灣除了北部地區以外,房價物價都很合理的 在這些地方,經濟壓力有大到要雙薪才撐得過去嗎? 我常在想 為什麼需要雙薪? 是因為物質生活經濟壓力太重 而這個經濟壓力太重,是來自於何處呢? 動輒上千萬的豪宅?動輒百萬的名車? 每個月小孩子要上才藝課程?小孩子要去補習班? 小孩子每天打WOW、買新手機、抓頭髮、衝夜唱、把美眉? 父母親要吃大餐、要物質享受? 我常覺得沒那個屁股就不要吃那個瀉藥 既然賺不了那麼多錢,就不要有那麼高的物質享受 為什麼不把這些享受的錢拿來教育下一代呢? 說穿了就是現在人物質慾太高 |
![]() |
送花文章: 37553,
![]() |
![]() |
#10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引用:
我猜.... 帶小孩是件累人且壓力大的差事 過去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下,母親理所當然地接下撫養任務 現代社會女性意識抬頭,女性也希望擁有自己工作上的成就感與經濟自主權,不願生活重心埋沒在家事中 現代社會的工時長,常須加班 父母沒時間參與孩子的成長歷程,錢成了最好打發的工具 同儕間就開始比較誰的零用錢多,玩具最新 ![]() 為什麼別人的爸媽能如何....?,我的爸媽沒法滿足我的需求? 可能是我接觸的小孩生性憨厚, 我發現,孩子本身很容易滿足 我不用說讚美的話,只是花時間耐心陪伴,在我看來只是順手之事, 小孩就覺得我已經付出很多,就這樣莫名被冠上「好人」的標籤 ![]() 好處是....容易拐騙到小孩對我的信任, 他們心性單純,喜歡我時,自然會以我的意見為主,就能很輕鬆要求他們改正缺點。 ![]() 像幼稚園,有分平民與貴族等級 上貴族學校,參加各式才藝班, 是滿足家長的虛榮心、望子(女)成材的期望,還是小孩真實的需要? 若沒有為人父母者該有的責任感,自然對孩子的教養不用心 ![]() 在幼年期沒接受正確價值觀的孩子,又惡性循環成了貪圖自身享樂、不負責任的父母 ![]() |
|
![]() |
送花文章: 8139,
![]() |
![]() |
#11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 |
![]() 我曾經討論過雙薪家庭的必要性
很多人都認為雙薪家庭在現在這種不景氣底下是必要性 但我一直都認為只要控制好物質慾,仍然可以男主外、女主內 應該說"賺得多"主外、"賺得少"主內 在這邊不得不提兩個例子影響我的觀念很深遠的 1.知名主播林書煒 他曾經和他同為主播的老公一起上談話性節目 那次談話內容談到: 她的孩子都是給保母托育 結果到了兩歲左右,她發現孩子不認爸爸媽媽,只認保姆 她認為這是很嚴重的問題,自己親生孩子竟然不認自己 她才驚覺小孩子的童年很重要,父母親一定要參予孩子的童年,給他們一段快樂的童年 於是她回家和老公商量,要有一個人參予孩子的童年 就把男女雙方的年收入攤開,發現林書煒賺得比較少 於是她就乖乖辭掉了主播的工作,回家帶小孩 2.陶晶瑩和李李仁 桃子產後復出,有記者問到她 都是她出來工作養家,李李仁在家操持家務,會不會讓老公面子掛不住 桃子的回答大概是:我賺得比較多,自然是我賺錢養家囉 |
![]() |
送花文章: 37553,
![]() |
![]() |
#12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 引用:
賺得多主外,賺得少主內,當然是很理想,可惜,現今社會如何叫多?單身多少才能養得起一家人? 您舉的主播及陶子都算是社會上高收入之人,莫說養妻活兒,在外面多養一個家庭相信也沒問題 以我親戚為例,在私人公司當到主管,月收入6萬左右,太太是當會計收入也有四萬..生有一女,雙薪應付開支理應綽綽有餘,除了每月固定二萬元的房貸,還有父母及祖母要養 說他是運氣差還是愛情至上?當初沒啥考慮哪麼多,太太娘家只生了二個女兒,他太太是長女,妹妹還在求學,長女還要幫忙養娘家...請問如何單薪?(他們兩家人的父母都是學歷低的勞工階層,各自養大自己的兒女,並沒有多餘的錢存下來) 而且 現今社會女性要的是'安全感",丈夫賺得不多,自己是全職家庭主婦,萬一老公被裁員/公司倒閉....甚至出意外...經濟支拄一倒這個家就苦不堪言 再來是,台灣離婚率高,男人不管有錢沒錢,只要有機會都會去偷吃或搞外遇,女性沒有經濟自主,如何離婚?離婚後又如何得到小孩的撫養權?我們父母輩的時代,少有聽到他們那一輩的人離婚,一個媽媽在家帶幾個小孩,生活再苦都會咬緊牙關去撐....現在的夫妻少少磨擦,意見不合都會鬧離婚 當然,有人說沒本事就不要結婚生子,這是個人的選擇,沒人逼你人生必然要怎樣過?沒錯啦!所以,台灣社會才會生育率越來越低,是因為有自知之明的人越來越多? 總之每個家庭面對的問題不能一慨而論! ps:人生賺錢除了滿足基本衣,食,住,行的需要,再來就是物慾的享受,賺得不多的夫妻要有個認知,生了小孩後,若要單薪就要把生活品質降低,這種事就要有長期犧牲的打算,可惜,有幾人能做得到? |
|
![]() |
送花文章: 204,
![]() |
![]() |
#13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 |
![]() 引用:
結婚之後,夫妻兩人本來就是要各自犧牲生活品質,貢獻給家庭、貢獻給孩子 說甚麼結婚不能讓自己更好,為什麼要結婚? 這是甚麼屁話? 哪個人結婚之後,物質生活可以更上一層樓的? 不知道B大在哪個城市?我自己在高雄市長年生活下來 你文中所舉的例子,在高雄十萬的雙薪家庭就可以過很好了 我自己曾經評估過,若要單薪家庭,主外的那一個至少要賺六七萬以上 至於說到離婚率和偷吃 這當然都是結婚的風險,但哪件事情沒有風險? 既然要結婚,當然是選一個終身伴侶,不會偷吃不會家暴的 所以才要看清楚呀 若因為擔心另一半婚後偷吃外遇,那又何必結婚呢? |
|
![]() |
送花文章: 37553,
![]() |
![]() |
#14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 引用:
主外主內的事,父母輩願意不代表現代的人願意,只能祝你好運找到一個心甘情願的守在家裡當家庭主婦 不管男生女生,請站在別人的立場看事情,女性意識抬頭,已經不是犧不犧牲的問題,誰願意伸手問老公要錢?除非他是郭董的老婆 生活歷程沒有必然的法則,隨環境改變而改變,請問未來結婚的對象薪水比你多一萬幾千,生小孩後你兩誰主內?猜拳決定?還是你已立下心,只要老婆的工作穩定哪怕薪水比你高一點點,你可以無怨無悔的經濟大權交到太太手上,自己安份當個家婦主夫? 不願意犧牲生活品質太有人在,是否就不可以結婚?只要不生小孩有何不可?最怕的是又不願犧牲卻要生小孩,這才是問題所在(結婚跟生小孩是兩回事) 過來人說句心底的話,感情與婚姻是沒法看得清楚,你自信找到一個可以白頭偕老的伴侶,可惜,隨時空環境轉變,你覺得自己沒變,可是"對方已經變了心",這.....種事是'無可奈何" ps:傳統老一輩的女性,丈夫多次外遇,甚至家暴,為了小孩及考慮到自己沒有經濟獨立,只好強忍下來...... |
|
![]() |
送花文章: 204,
![]() |
![]() |
#15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呵呵呵....討論得好熱烈,忍不住來插花
![]() 古裡特大是富有責任感的好男人,未婚的朋友可以領號碼牌與古大認識瞭解 ![]() barrielee 大能站在女性觀點,是每個女生搶著要的好男人,夫人真的很幸福 ![]() 先說單薪家庭的例子,我有個朋友,夫妻2人月薪都是4萬左右 妻子因為蠟燭兩頭燒,常須加班,想辭去工作專心在家陪伴孩子 先生勸妻子不要衝動,說:家裡真的很需要妻子這份薪水 ![]() 我也住高雄,高雄的起薪真的不高,能「實領」到20,000真的要偷笑了 一個人20,000過活已經是勉強打平,要養小孩真的很困難,有朋友就因如此不敢與相交多年的女友步入禮堂 ![]() 古裡特大舉出林書煒和陶子的例子,真的很鮮明地引出一些想法 林書煒的說法我是覺得太誇飾了,小孩到2歲還認不清誰是爸媽, ![]() ![]() 血緣是很奇妙的事,在幼小的小孩眼中,父母就是天地,不論父母對自己態度是好是壞,看到親生父母出現,就會開始撒嬌要抱抱 陶子的例子,李李仁真的是有大智慧具包容心的好先生, ![]() 要維繫家庭功能的完整,除了夫妻間相互體諒與包容,如古大說的,一定要有一方做犧牲 李李仁與陶子能堅持女主外、男主內的想法,真的很了不起, 光是應付三姑六婆、四叔五公的閒言閒語就要很大的抗壓性,更何況他們備受注目的藝人 ![]() 結婚真的是要有很大的勇氣(再度佩服barrielee 大) 2個人要一起相處,中間要凝聚共識、培養共同嗜好、自我成長,不斷地溝通、磨合,一起面對生活中每樣惱人的瑣事。 要牽手幾十年,真的很不簡單 ![]() 單薪夫妻我覺得有個潛在性缺點 因為給錢者為老大的心態,長久生活後,付薪水的一方與仰人鼻息的一方有不平等的地位 當夫妻間為了小事爭吵時,「金錢」問題絕對成了言語暴力 ![]() 而且現代人習慣有自己的私領域 結婚是一個束縛,有了孩子拘束更多 朋友間想約出來聚會時,單身的可以立即成行 已婚者就得先安頓家裡才能赴約 若是已婚女性,晚上根本無法赴約 若其中一人貪圖享樂,把家庭責任全丟給另一半扛,另一半若是無工作,日子鐵定難過 ![]() |
![]() |
送花文章: 8139,
![]() |
![]() ![]() |
|
|
![]() |
||||
主題 | 主題作者 | 討論區 | 回覆 | 最後發表 |
聊天 - 你認為時光旅行可行嗎? | ccbear | 生活話題、日常閒聊、喇勒唬爛灌水區 | 181 | 2009-01-10 02:16 PM |
貼圖 - 鱷魚不一定是蚊香~~ | 米奇 | 網路及生活有趣圖片貼圖區 | 5 | 2008-10-10 09:52 AM |
趣味 - 瑪莉歐不一定是兄弟... | 米奇 | 網路及生活有趣圖片貼圖區 | 2 | 2008-07-10 06:28 PM |
感想 - 關於善惡的一些疑問 | 風月無邊 | 生活話題、日常閒聊、喇勒唬爛灌水區 | 241 | 2008-05-15 06:44 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