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 |
長老會員
![]() ![]() |
![]() 史丹佛大學的由來
好幾年前,哈佛的校長對人的錯誤判斷,付了很大的代價。 一對老夫婦,女的穿著一套褪色的條紋棉布衣服,而她的丈夫則是穿著布製的便宜西裝,也沒有事先約好,就直接去拜訪哈佛的校長。校長的祕書在片刻間就斷定這兩個鄉下老土根本不可能與哈佛有業務來往。 先生輕聲的說:"我們要見校長。" 祕書很不禮貌的說:"他整天都很忙。" 女士回答說:"沒關係,我們可以等。"過了幾個鐘頭,祕書一直不理他們,希望他們知難而退,自己走開。 他們一直等在那裡。祕書終於決定通知校長 "也許他們跟您講幾句話就會走開。" 校長不耐煩的同意了。校長很有尊嚴而且心不甘情不願的面對這對夫婦。女士告訴他:"我們有一個兒子曾經在哈佛讀過一年,他很喜歡哈佛、他在哈佛的生活很快樂。但是去年,他出了意外而死亡。我丈夫和我想要在校園裡為他立一紀念物。" 校長並沒有被感動,反而覺得可笑,粗聲地說:"夫人我們不能為每一位曾讀過哈佛而死亡的人建立雕像的。如果我們這樣做,我們的校園看起來會像墓園一樣。"女士很快的說:"不是,我們不是要豎立一座雕像,我們想要捐一棟大樓給哈佛。"校長仔細的看了一下條紋的棉布衣服及粗布的便宜西裝,然後吐一口氣說:"你們知不知道建一棟大樓要花多少錢嗎?我們學校的建築物超過七百五十萬元。" 這時,這位女士沈默不講話了。校長很高興,總算可以把他們打發了。只見這位女士轉向她丈夫說:"只要七百五十萬就可以建一座大樓?那我們為什麼不建一座大學來紀念我們的兒子?"她的丈夫點頭同意。 而哈佛的校長覺得很混淆和困惑。就這樣,史丹佛先生夫人(Mr. and Mrs. Leland Stanford) 離開了哈佛,到了加州,成立了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來紀念他們的兒子。 |
![]() |
送花文章: 26742,
![]() |
![]() |
#4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引用:
但是...此封內容..我很久以前就拜讀過了... ![]() ![]() |
|
__________________ 微風驟然已遠離,笑容仍中引輕狂 可以有理走遍天下.. 但不能挾理以待人 以理來攻擊別人.. 有理也變成無理... ======================= 微風輕狂 個人創作誌 |
||
![]() |
送花文章: 7550,
![]() |
![]() |
#5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 http://www.ieeuc.com.tw/stanford.htm 史丹佛大學 (網路仲介公司招生簡介,有興趣自己進去看)
真假我當然不知道,我常碰到看起來不怎樣,也感覺很節省的客戶, 但是實際上他們經濟都還不錯,所以我只知道真的不要以貌取人..... 以下是另一段說法 史丹佛的起源與多金文化起源 神話不可小看,幾乎所有人類文明都有起源的神話,從希臘眾神到西藏高原到龍的傳人,可見人對起源的崇拜. 大學,特別是名校,都要有個轟轟烈烈或是傳奇的起源的,表示大有來頭! 西歐,北美,和東亞的大學,不論多小多不起眼,不免都要有個校史館(不管寒愴如英國新大學或是金碧輝煌如史丹佛這矽谷金主). 就來說說史丹佛的起源和多金文化吧. 注意,是多金文化,不是拜金文化! 史丹佛的校史館就建在 Cantor Center for Visual Art 博物美術館裡,旁邊不遠,是小史丹佛的墓和老史丹佛一家的衣冠塚. 實際上只有博物館裡兩間大房的所謂史丹佛紀念館,紀錄著史丹佛的起源和史丹佛家族興學的經過. 這故事可能不少人都聽過,在這裡講故事只是作為比較起源學的引子罷了. 以下就講講官方版本混雜稗官野史的史丹佛起源記: 話說十九世紀末,美國加州的鐵路大亨史丹佛有愛子一名,送到氣質蓋高尚,學費最高貴,名氣最響亮的美東學術重鎮哈佛唸書,成了哈佛一族 (很哈那尊佛的名氣,不是拜佛的意思). 後來小史丹佛 Leland Stanford Jr. 得病翹了,十分可憐,史丹佛夫婦都很傷心,於是找到哈佛校長室,但是據說因為是加州鄉巴佬,且是暴發戶,氣質不佳,穿著粗俗,被秘書百般刁難. 他們一點不氣餒,咕嚕咕嚕地在那兒等,好不容易見到哈佛校長金面,提出獻金心願,說是要給學校起新樓,以小史丹佛命名 (大概就像九零年代比爾. 蓋茲捐的史丹佛電腦系 Gates Building 吧). 結果呢? 被校長轟了出去,說每個死了的哈佛學生都要立碑紀念的話,學校不就成了紀念館!? 這時史丹佛太太輕聲地問著,那可以請教您辦這大學,要多少銀子呀? 哈佛校長從鼻孔哼了一聲,用手指比了三! 連話都懶得說哩. (這數字乃是虛構,實際數字亞歷山大沒興趣去查) 史丹佛太太說: 三萬? 三十萬? 校長說: [心想: 妳這鄉巴佬] 三百萬啦. 史丹佛太太恍然大悟,轉頭對史丹佛先生說,哦,that's it!? 這麼點兒? 那回加州我們自己弄一家來玩玩嘛. 幹嘛捐款? 於是他們興沖沖又搭橫跨北美的鐵路嘟嘟地回到加州,騰出他們家農場和跑馬場,即刻破土,大興土木,於是本文照片裡這美麗的充滿"pseudo-missionary style" (假西班牙教堂風建築) 的 Main Quad 就蓋起來了. (就是中庭,是史丹佛最古老的部分,也是早年所謂的校園,還留有校門; 今天的校園已經擴張到繞行一周有七十多英里的校園了--注意,七十多英里: 台北到新竹啦.) 因為是昔日農場,所以今天史丹佛人回味在那裡的生活都稱 life on the Farm. 這 the Farm 就成了史丹佛的代稱之一. 在學校完工前,不幸老史丹佛先生就蒙主恩召了,剩下有毅力,精力過人,且督導嚴格的史丹佛太太一力完成所有大小事情,從建築規劃,整地,到規劃學制和聘教授招生. 塵埃落定後,史丹佛太太也過世了,她對愛子和丈夫的懷念現在刻在莊嚴宏大的史丹佛紀念教堂內壁上. 就像很多德國大學雖然以地名通稱 (因為一個城通常只有一個大學),但實際上全名往往是長長一串人名一樣 (例如: 法蘭克福市歌德大學),史丹佛大學正確全名是: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可別搞錯,不能加重音唸成 Junior University (專科學校!?),而是 Leland Stanford Jr.,University,小史丹佛紀念大學! Leland Stanford 這名字現在充斥全校各機構,例如大家的 email 地址: 除了電腦系等有獨立主機以外,都有 leland.stanford.edu 這 Leland Stanford 一老一小的英靈天天與大家同在. 可惜沒有保佑所有學生考試一帆風順. 這大學現在已經赫赫有名,顯揚了小史丹佛和史丹佛家族的名,這少年早夭的不幸少年地下有知,應該也要露出金牙微笑了. 看來企業捐助學術和個人興學,是節稅和揚名的最好辦法,華人企業家應該群起效法這風氣. 說到金,史丹佛的確遍地是黃金,而當年史丹佛夫婦的豪氣,似乎暗暗地傳承流動在史丹佛人的血液裡. 說白了就是: 老子甚麼都有,特別是錢多,怎麼樣! 到了今天,似乎隱隱也還有那麼點兒這個豪氣. 當年,尤其是經濟大蕭條的六零七零年代,史丹佛積極擴張,到處挖角,延聘大師. 歐美各校十分頭痛,視為頭號公敵. 一則笑話是這樣,過了一個漫長的暑假,各校校長和系主任回來辦公,要趕緊集合全系教授點名,看少了幾個. 一個夏天可能就被史丹佛重金誘惑,挖去半個系. 那系,說不定連學校,也不用辦下去了. 名校用錢砸教授,還怕甚麼凹不到呀. 在企業捐助的世界,個把萬就能把教授搬來供著,弄得服服貼貼,這,比起上億的實驗室,太便宜啦,大呼划算 (cheap!). 史丹佛搶研究生,也是這樣的手筆. 哈佛大學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主要的文理學門) 招博士生最多向來只能給兩年的獎學金(doctoral fellowship),往後就憑學生兼差教書自生自滅了,一路教到畢業,或是當研究助理. 柏克萊更是一年一年頒發,大家僧多粥少地搶那幾項獎助,跟玩大風吹差不多. 史丹佛一給就是四或五年以上,而且是全額獎助,從學費到生活費包辦,只差沒送車和高爾夫球具. 當然,各校政策不同,史丹佛走菁英政策,收的學生不多,很多系每年只有兩三個博士生,不像柏克萊或哈佛,以量取勝 (以致於有時後良莠不齊囉,出身哈佛的人一大堆). 當然柏克萊和哈佛也有他們的考量,收這麼多學生,其中就有人自費,或是用校外資源(基金會獎助)唸書,那學校就有賺頭了. 這用錢來砸人的風氣,我猜大概是跟史丹佛起源有關吧? 目前美國人文社會學科 (經濟系和商學系這種比照業界且常兼職當顧問的不算) 助理教授起薪(全科大學)大約四萬到五萬,副教授和正教授一路遞增,到講座教授大約十一萬左右算是頂峰. 史丹佛現在已經沒有甚麼利多誘惑,頂多和同級大學給薪標準一樣而已. 柏拉雅圖房子和房租又是天價,讓錢變薄,於是史丹佛漸漸吸引不到大師願意舉家搬遷了. 這,已經是火燒眉毛的困境. 希望史丹佛行政主管能快快去史丹佛墳前上香,從老史丹佛那裡得到靈感,重振雄風. [註] 美國學界給薪標準儘管因經濟不景氣而滑落,比起英國,歐陸,澳洲紐西蘭,和加拿大,畢竟還是好很多,大概僅次於世界第一多金的香港. |
![]() |
送花文章: 26742,
![]() |
![]() |
#7 (permalink) |
管理版主
![]() ![]() |
![]() 也是一個真實的小故事
約在20幾年 某日早上約11點左右一家電器行門口.出現一個衣著極普遍的人士.短上衣且還沾些許泥土. 半長褲一腳褲管捲到膝蓋處另一腳褲管卻在腳踝處.手上拿個麻布袋見狀裡面隱約看出有裝 一些東西.當很靦腆的往電器行裡面的電器望去.電器行老闆以生意口吻問這位先生....來坐 要買東西嗎? 那位人士開口說~~沒啦我女兒過些時後要嫁人我來幫她買點嫁妝啦.又說我 剛剛已經經過好幾家了他們都不理我.老闆你人真好還跟我打招呼還叫我進去坐.說完後他 打開麻布袋....原來裡面是裝一些鈔票 就一句 郎客來賊 這個老闆就做了一攤生意而且是一整套電器產品 有些衣著光鮮亮麗口袋裡卻空空如洗.有些人雖然衣著不怎樣~~搞不好是王永慶二世 |
__________________ 老了不想像以往只是打嘴泡閒扯蛋 |
|
![]() |
送花文章: 5180,
![]() |
![]() |
#11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引用:
要開辦桃花大學嗎?? ![]() 引用:
![]() |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送花文章: 7984,
![]() |
![]() |
#13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 引用:
還會跟人家裝品味;演上流... ![]() 到小巨蛋聽演唱... ![]() 沖咖啡、洗美容澡; ![]() 美白、上髮臘、梳馬尾、洗墨鏡, ![]() ... 醬子就算了;最鬼扯的部份是他竟然還給人家... 著歐規紳士服,當老師啦... ![]() ![]() ![]() 什麼社會啊!? |
|
![]() |
送花文章: 529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