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1 |
長老會員
![]() |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18/2/9j2q.html
更新日期:2007/01/19 06:50 記者:記者徐如宜/高雄市報導 一句成績單上的評語「宜養大度」,讓一名高中生耿耿於懷,畢業後不斷以電話、郵包騷擾寫評語的老師,直到廿年後才解開心結,寄了張明信片向老師道歉。 高雄市邱姓男子廿三年前就讀高雄市前鎮高中,因細故偷拿同學隨堂測驗卷報復,導師陳媛裕在那個學期的成績單寫下「宜養大度」的評語。 邱對此難以釋懷,畢業後不斷以不出聲的騷擾電話和不明郵包騷擾陳老師;直到有一次她的丈夫接下電話破口大罵,邱說出「寫什麼宜養大度、你才應該宜養大度」,這時陳老師才猛然想起當年往事。 「我從來沒想到,一句出於善意的鼓勵話語,卻讓學生以為是諷刺,」陳媛裕說,八十一年間,她母親重病,有一天凌晨四點電話響起,「又來了!」她以為又是不出聲的電話,索性將電話塞進櫥櫃裡,任它響了卅二聲。 天亮後接到弟妹的電話,指母親已經往生了,陳媛裕才知道原來那通電話是家人催她回家見母親最後一面。這也成了她心中永遠的遺憾。 除了騷擾電話,有時陳媛裕也收到未署名的郵包,裡面塞滿舊報紙,剛開始還以為是爆炸郵包,更讓她百思不解。 直到前年接到一張明信片,上頭字句盡是悔意。「在成績單上您寫得對,我應該心胸寬大養大器量。您是我的恩師,學生不該打錯誤的電話,很對不起。」陳媛裕也選擇原諒這名學生。 陳媛裕說,她心中沒有生學生的氣,反而湧起好大一陣不捨。「因為這件小事在學生心頭壓了這麼多年,他一定也很不好過。」她決定原諒邱姓學生後,眼中彷彿也看到當年那個小男生,也祝福他過得更好。 前鎮高中校長韓水中表示,陳媛裕是陽光型的老師,喜愛運動,和學生打成一片;受到騷擾的事,她從沒提過,一直到學校收到這張明信片時,她才細說箇中原委。 韓水中將這個案例與校內外的人士分享,也提醒老師們,任何一句話都可能對學生形成深遠的影響。 記者尋訪到已四十歲的邱同學,他說,多年來日子都不順遂,心中積滿怨懟才會有不當的舉動,幾度改名後,心境和際遇也好轉;想起以前的不是,才提筆向老師道歉,希望得到老師的原諒。 ******* 雖然故事最後溫馨收場 可是我很想問...這是什麼世界? 學生年輕無知,卻因此憤恨二十多年 現在以經40歲的他,仔細回想這二十年的人生,不會覺得很空虛嗎? 這老師評語還評得真好....宜養大度 這二十年來學生的行為正是「沒養大度」的表現 ![]() |
__________________ 我聽爺爺講了一個故事 故事裏的事是那昨天的事 故事裏有好人也有壞人 故事裏有好事也有壞事 故事裏有多少是是非非 故事裏有多少非非是是 故事裏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 故事裏的事,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故事裏的事也許是已真實 故事裏的事也許是從來沒有的事 其實故事本來就是已故事 故事就是故事 故事就是故事 |
|
![]() |
送花文章: 194,
![]() |
向 Dingding 送花的會員:
|
![]() |
#2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9/17/9jiw.html
更新日期:2007/01/19 13:15 記者:記者董懿嫺、林澄洋/高雄報導 高雄有位高中的國文老師,23年前因為給學生下了一句「宜養大度」的評語,學生竟因此懷恨在心,畢業後20年不斷騷擾,她甚至因為躲騷擾電話,未能見母親最後一面,一直到3年前這名老師才收到學生道歉的名信片,老師雖然欣慰學生釋懷,但想到當年的遺憾,還是讓她難過落淚。 前鎮高中國文老師陳媛裕:「響了32響,我一直以為是騷擾的電話,我不曉得是…唉,我不曉得是我弟媳婦打來說,我媽媽…」一想起15年前為了躲學生的騷擾電話,卻錯過母親臨終前見最後一面的機會,陳老師至今還是激動得落淚,心情久久無法平復,但她不怪學生,反而心疼學生。 陳媛裕:「我是給他『宜養大度』四個字,同學之間小小的摩擦,或者是他做錯事,我們根本當時沒有計較他,只是告訴他怎麼樣才是正確的。」 邱姓學生畢業後20年來不斷以無聲電話和未署名包裹騷擾導師,一直到三年前,陳老師收到一張道歉的明信片,上面寫著「您是我的恩師,學生不該打錯誤電話,對不起」,這才讓陳老師恍然大悟。 陳媛裕:「我立刻回信,因為我真的替他很高興,可是第三個想法是,這些年他是怎過的?」陳老師引用詩詞裡一段話,回信原諒了這名學生,邱姓學生糾纏心頭20年的怨懟,也得到釋懷。 說者無意聽著有心,一句鼓勵的話竟被學生誤認為是諷刺,可以想見老師的話對學生影響真的很大。 ![]() ![]() ![]() ![]() ![]() ![]() ![]() ![]() ![]() ![]() ![]() 給這老師拍拍手 |
![]() |
送花文章: 194,
![]() |
向 Dingding 送花的會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