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1 |
長老會員
![]() ![]() ![]() |
![]() 醫院抗生素用藥氾濫,引起抗藥性問題日趨嚴重!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針對全國微生物抗藥性偵測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鮑氏不動桿菌的抗藥性與日俱增,已從2002年的3%,攀升到2006年的32%,4年以來快速攀升達3成以上,尤其值得醫院醫護人員及探病民眾關注。
每2年主持一次「全國微生物抗藥性監測計畫」的楊采寧博士指出,從2000年到2006年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全省北中南東25家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合作,從各醫院收集、培養分離出來的菌,來做抗藥性的研究。2006年的研究結果發現,院內感染的頭號兇手為鮑氏不動桿菌(俗稱AB菌),抗藥菌株從住院到門診病人都可找到,顯示問題的嚴重性。 楊采寧表示,鮑氏不動桿菌已對其他許多非第1線抗生素,如常用的第3代頭孢素等產生超過7成的抗藥性,而碳青黴烯類(carbapenem)抗生素是目前臨床上用治療AB菌的最後一道防線,從這項研究更顯示,AB菌對碳青黴烯類抗生素的抗藥性,更從2002年的3%,2004年增加到16%,到2006年驟增到32%。她也指出,碳青黴烯類抗生素主要是治療如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的格蘭氏陰性桿菌的後線抗生素。 楊采寧進一步指出,AB菌主要是經由接觸傳染,多半因住院病患長期臥床、使用呼吸器、免疫功能不佳等原因而受到感染,這些長期臥床插呼吸器、放置靜脈導管點滴的重症病患,往往因為抗藥性提高,使得治療失敗,嚴重會引起敗血症、肺炎,死亡率也相對提高。 在此次偵測中也發現,另外一個常見引起院內感染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則對抗甲氧苯青黴素具有抗藥性,而這個名為「抗甲氧苯青黴素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是國際間相當重視的超級細菌,因為不同菌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會引起皮膚、傷口、骨髓炎、肺炎及菌血症等各種感染。! 楊采寧表示,鮑氏不動桿菌與抗甲氧苯青黴素金黃色葡萄球菌均屬於多重抗藥菌,會因為醫院大量使用抗生素量多、密集,更容易於醫院內環境生存,此外,也會以皮膚、傷口、鼻腔等體內黏膜為宿主,尤其是免疫力低落的病人,導致下呼吸道的感染。 由於病房內一旦出現AB菌傳染便很難消滅,楊采寧強調,只能透過加強環境消毒、出入醫院的醫護人員及民眾勤洗手,及徹底隔離受感染病患等方式來預防。 有需要到醫院的大家請注意自己與病人的安全請多洗手唷 ![]() ![]() |
![]() |
送花文章: 2688,
![]() |
![]() |
#2 (permalink) |
註冊會員
|
![]() 這裡轉貼一篇文章:
路邊炸彈”一直是駐伊美軍公認的最大“殺手”,伊拉克戰爭4年來已經有1,260名美軍士兵喪生于路邊炸彈的攻擊,還有上萬名美軍士兵因此負傷。對於這些負傷的美軍士兵而言,即使逃脫了路邊炸彈的攻擊,回到美國,仍然有一個神秘的“殺手”在等待著他們…… 在美國沃爾特·里德陸軍醫院(Walter Reed Army Medical Center),幾乎每天都有從伊拉克戰場歸來的美國傷兵因為細菌感染而不得不被截肢。作為美國醫療條件最好的軍隊醫院,沃爾特·里德陸軍醫院對於細菌感染一直有著有效的治療手段。但是在伊拉克歸來的傷兵身上,各種抗生素經常無能為力。特別奇怪的是,醫生們還經常會在傷口中發現鮑氏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這是一種生命力異常堅強的細菌,對一般的抗生素具有極強的耐藥性,以往多半是重症監護病房中的病人或是器官重度衰竭患者才會感染此類細菌。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前,美軍醫院平均每年才出現一宗感染鮑氏不動桿菌的病例。現在,僅在沃爾特·里德陸軍醫院就有上百例感染鮑氏不動桿菌的病例,而這些感染者又大多是從伊拉克戰場歸來的士兵。 美軍醫療機構推斷,因為在伊拉克的土壤中,鮑氏不動桿菌的含量要高於其他地區,而反美武裝又常刻意在路邊炸彈中胡亂加入一些化學物質和動物的糞便,這都使得傷兵極易感染上鮑氏不動桿菌。雖然許多路邊炸彈威力不大,但是添加的鐵釘、玻璃碎屑等則會造成傷兵身體上多處傷口,傷口附近壞死的組織無法吸收抗生素,更加劇了細菌的蔓延。這就造成了許多傷兵即使在最好的醫療照料下,也不得不被截肢。 雖然鮑氏不動桿菌成為最大的被懷疑對象,但是在傷兵身上也經常觀察到其他具有抗藥性的細菌。究竟哪一種細菌是駐伊美軍傷兵大量截肢的神秘“殺手”,目前還沒有定論。 隨著駐伊美軍車輛越來越堅固,路邊炸彈造成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但是仍有許多士兵受傷,細菌感染的危害日益引發美國軍方的關注。為了驗證這個“神秘殺手”究竟來自何方,2007年2月,美軍外科研究機構撥款160萬美元,由密蘇里大學、沃爾特·里德陸軍醫院和布魯克陸軍醫療中心(Brooke Army Medical Center)設立研究小組,模擬路邊炸彈對人體造成的危害,以瞭解路邊炸彈所帶入的細菌如何打敗“抗生素”。美軍想通過這項研究找到神秘“殺手”,從而研製出對應的有效藥物。不過,伊拉克每天仍然在發生各種各樣的炸彈襲擊,傷兵數目也在不斷增長,在這種複雜的情況下,研究小組很難有充裕的時間來進行研究,傷兵中的細菌感染也很難通過一項研究就得到有效的控制。 劉勇 ,《華盛頓觀察》週刊 2007年第18期,5/23/2007 ------------------------------------------------------------------- 在醫院裡都是重症病人,已經很慘了又中這個.如果感染沒有辦法壓下,後果不堪設想 ![]() ![]() ![]() |
![]() |
送花文章: 32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