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 |
長老會員
![]() ![]() ![]() ![]() |
![]() 政大講座教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錢致榕昨天在一場演講指出,八八水災發生時,台灣社會很多能量都消耗在「誰要下台」,媒體、政府,整個社會「濫情」又「理盲」,大家都指責別人,亂罵一通,該做的事都沒辦法做。
政大公企中心舉行論壇,討論主題為「大學的社會參與──防災救災計畫」,除邀請錢致榕,還有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等人。政大副校長林碧炤說,八八水災凸顯台灣在災害溝通、預防、管理及處理上,需要改善之處仍多。 錢致榕曾任香港科技大學創校副校長,他認為台灣已處於「罵的多就受注意的氛圍」,水災時媒體一天到晚要官員下台,但官員都下台了,誰去救災,整個社會能量都耗在這上面;從縣長、鄉長、村長到立委都只會罵別人,沒有人自我檢討。 他說,台灣社會從下到上都呈現出「理盲」,也就是沒有基本科學知識。他表示,名嘴大罵政府錯過救災「黃金七十二小時」,但大水、土石流一來,幾秒鐘人就埋掉了,不像地震有三天救災黃金期,這根本是錯的論調。因為官員成天挨罵,只好一個村一個村去跑,無法思考到底要做什麼。 他批評政府也「理盲」,氣象局預測有八百毫米雨量,並沒有失職,且預報有其極限,但村、鄉、縣聽到後並沒有疏散居民,居民也沒有警覺,他認為,政府罵氣象局,根本是為了「轉移目標」。 錢致榕說,不只媒體動不動同情這個、同情那個,連官員都認為趴在地上救災的阿兵哥很可憐,但「救災是打仗」,濫情會讓事情都做不了。 李鴻源對政府通過一千二百億特別預算不以為然,他表示,現在以災害準備金因應即可,重建半年後再說;但是媒體不斷炒作,政府窮於應付,特別預算沒有好好思考就通過,可能是另一個災難。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5114633.shtml ================= 如之前大家所討論的 並不是不能夠批評 而是批評過後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 而不是火力都集中在批評之下 我認為最好的負責就是把救災做好 而不是下台一了了之 |
__________________ 幸福背後要付出的代價是非常非常大的 但人們往往只看到幸福的假象 卻沒想著該付出的努力代價 本是浮雲隨風飄 落下凡塵惹塵埃 我究竟還要走多遠的路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同 |
|
![]() |
送花文章: 37553,
![]() |
![]() |
#8 (permalink) | |
管理版主
![]() ![]() ![]() ![]() ![]() ![]() ![]() ![]() ![]() ![]() ![]() ![]() ![]() |
![]() 引用:
"台灣" "媒體" 已經到了不知自我檢討的地步了 政府再有擔當 只要媒體給你剪接一下 或 摻幾個字 或 用個大標題加個問號 60%以上的觀眾人民 (60是講好聽的) 都會逐漸吸收的 政府有輿論制 惡人有法治 人民有公權力治 就偏偏台灣媒體天不怕地不怕 沒人可治的了 這個第四權 連台灣的管理單位 NCC都不能動的了 自比成就是民意 路人找一位就說成全部人意見 (有村長不找 卻濫竽充數) 記者摻雜各人意見比率過頭 掌握住觀眾愛看的,卻違背職業道德 之 八卦手法 這種媒體...不用去可憐他 (反正電視台也不是靠新聞賺錢,罵到倒 他也沒差) 與政府一樣 都該受批判的~ 此帖於 2009-09-03 09:56 PM 被 mini 編輯. |
|
![]() |
送花文章: 2042,
![]() |
![]() |
#15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 引用:
改革就涉及立法與修法,國民黨在立院席次超過三分二,馬英九有決心又如何?根本管不動自己人 之前的財產來源不明罪為了應付輿論的壓力,立了個閹割版法,又有何用? 三分二的優勢也許不會再有第二次,馬英九10月當黨主席,如果他心中還有半點使命感,好好把握最後改革的機會, 一個經常掛在嘴邊師法蔣經國的人,能否理解"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的真諦? |
|
![]() |
送花文章: 2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