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1 |
管理版主
![]() ![]() |
![]() 2011-12-11 新聞速報 中廣新聞/李河錫
受十一月份連續豪大雨成災衝擊,使得入冬後原本偏低的菜價反常飆漲,每公斤平均價一度創下四十元歷史同期新高。農糧署表示,從本週起,由於復耕蔬菜與正期冬季蔬菜紛紛上市,超高檔的菜價可望逐漸回穩。 往年入冬後,不少農民就會開始憂心菜賤傷農的事件發生;然而,受十一月份東部與中南部地區接連降下豪大雨成災的衝擊,使得原本偏低的產地蔬菜接連飆漲,尤其是葉菜類,每公斤在上週漲到最高點,每公斤創下七、八十塊歷史同期的新天價。 超低的蘿蔔、高麗菜與大白菜也大翻身,均價也從五塊錢、飆漲四、五倍,來到二十多塊錢,令賺滿荷包的不少農民笑得樂開懷!但是消費者與餐飲業者卻大喊吃不消。 農糧署主秘蘇茂祥分析表示,雨害是造成入冬後菜價異常飆漲主因,只不過從本週起,受到復耕蔬菜與正期冬季蔬菜紛紛上市影響,超高檔的菜價已逐漸回穩17%,消費市場大批發價,每公斤以從約四十塊,下殺回穩到三十四塊。 至於菜價後市行情,蘇茂祥主秘則表示,雖然寒流來襲,讓蔬菜成長短暫受阻,但是在天氣放晴、大量復耕與冬季蔬菜搶著上市後,唯恐菜價仍然有相當大下殺的空間。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100535,00.html 菜價高..泛藍陣營怎不懂要拿出來歌功頌德呀!! 水果低價是政府無能..那高價蔬菜不該就是政府有能了嗎??? 台灣民眾太容易被有心媒體炒作了 價格的高低本來就有其時機因素存在 當供過於求時本來就是低價賤價的時候 憑什麼要政府收購解救農民 那高價時憑什麼讓老百姓出血購買呢??? 說馬英九無能...很多是人民自己無能吧!! |
![]() |
送花文章: 39317,
![]() |
![]() |
#2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 我想提出個看法,那就是在多倫多市郊有不少咱們台灣來的「做息人」,他們在冬天裡還可提供只有在夏天才能吃到的台灣蔬菜。他們集聚資金共搭巨型的溫室棚,外表透明,材料我想應該是玻璃纖維的,因為北美有龍捲風、雨水、降雪、春天有融雪水。再者,在這些棚下的地表都有填高,使得最怕水浸的蔬菜得到最佳的生長條件。(空心菜除外,空心菜越泡水越發﹗)所以在此地隨時都可吃到新鮮的蔬菜。
事實上,地處南方地美國,尤其是在美國南部,一直是蔬菜、水果的進口源。但是由於關稅壁壘的牽制,雙方難得互惠,所以價格就無法降低。反而介於歐、亞兩大陸間的大西洋上,由於距離遠遠的小於亞、美大陸間太平洋的距離,所以來自歐洲的大量蔬菜、水果正好滿足了在人口比重上舉足輕重的歐洲移民。亞洲移民在北美的比率並不高,所以傳統亞洲蔬菜一直都是以冷凍貨櫃船經過20多天的航行才能到達北美。冷凍過的任何食物材料在品質上總比不上原居留地的新鮮,也因此有心人,就在此地發展了自己的獨特事業。 倘若在北美的寒帶可以這麼做,那麼在台灣位處亞熱帶的地區,應更可圓滿達成建棚的計劃。農業應以企業化經營,不能總是看著老天的眼色吃飯。 . 此帖於 2011-12-11 11:32 PM 被 grc45 編輯. |
![]() |
送花文章: 71895,
![]() |
![]() |
#3 (permalink) |
管理員
![]() ![]() ![]() |
![]() 台灣農業其實也是自己不爭氣.......
整天依賴政府該怎樣該怎樣,自己甘為魚肉........ 供給、需求兩者本來就得注意,當供給多需求少自然就跌價, 當供給少需求多價格就上漲......扣除不可抗力的天氣不確定 因素,農民應該多用點心...... 台灣的農業應該轉型為科技、專業化,一年當中什麼季節種啥 、該種多少面積?這些都應該有效管理。讓農民亂搞自然就會發 生你豐收我豐收大家等收購.......有效管理之後扣除天氣因素多 少就可以確保市場價格的維持.....比方今年柿子開放耕種多少面 積,應該可以獲得多少產量,扣除天氣因素造成的損失後剩下有 多少的收成,這樣市場價格大約會在多少... |
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史版A大,錢的數量決定電腦的力量 ![]() 我是給女孩修電腦長大的,經驗豐富技術過硬,就沒有我修不好的電腦 ![]() |
|
![]() |
送花文章: 79410,
![]() |
![]() |
#5 (permalink) |
論壇主管
![]() ![]() |
![]() 台灣中南部 (包含高海拔地區) 跟東部的種植的蔬果跟稻米還有茶葉,
有大部分是農業局或是農會作試驗的作物, 就像是有許多國家公園內有台大試驗林一樣的道理, 既然是試驗,就不能有溫室建築等屏障,必須在自然環境下繁衍, 以前我住在台東關山,那裏的稻米,甘蔗,香蕉在農田上都會標明幾號作物, 每一種作物都有嚴格規定種植面積以及作物間隔以及種植數量, 據說是日本佔臺期間就已經開始這種試驗, 我從幼有記憶時起到現在經過了四十幾年都還是這樣, 它的作用就是開發新產品以及改良現有產品, 試驗成功之後再把種籽分配給全省各地區農會再給種植戶大量生產, 所以台灣現在才能夠落實精緻農業的政策, 像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池上便當池上米,其實關山米才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米, 在台灣日據時代還是供奉日本天皇家族的貢品之一, 以上資訊提供 G大 做參考。 此帖於 2011-12-12 03:23 AM 被 不飛 編輯. |
__________________ 不飛的不飛 ... 因為曾經端座在雲霄之上 ... 所以不飛 , 因為期待您能與不飛抬頭共列翱翔天昊 ... 所以更是不飛 ! 不飛不想飛 ... 畢竟殘破雙翼在苔階沾濕 ... 所以低頭 , 只好安靜地蹲在這練習 ... 學習要如何才能飛的更高更遠 ! 不飛不曾飛 ... 終於知道青澀期代表蒼狗 ... 所以情殤 , 一甲子的意境等於六十年的期盼的凝固 ... 所以就此棲巢 ! |
|
![]() |
送花文章: 959,
![]() |
![]() |
#7 (permalink) |
管理版主
![]() ![]() ![]() ![]() ![]() ![]() ![]() ![]() ![]() ![]() ![]() ![]() ![]() |
![]() 農民各種各的
有些甚至拿了休耕補助也給你種下去 最後再加上天候問題 結果 產銷失衡是每年都上演的戲碼 澳洲奇異果只有一個品牌 當然不是只有一個老闆 是因為他們(果農)聯合起來 不止出貨量得到控制 品質也維持一定水準 台灣雖然有產銷班系統 但其實連半套都算不上 所以只有農民自己放棄農業是自由業的觀念 才能結決 產銷失衡每年都上演的戲碼 (講難聽點就是不團結 不想做改變) 認為政府除了技術上的輔導 應該服導地方政府做東 使用職業農人方式 (顧人作農夫給月薪 如果市場價錢好多出來的就年終結算回歸農夫 要是 市場價錢差 職業農人也不會受影響 如此也可解決 就業與農夫老年化問題 而且消費者能獲得較穩定的價格 至於土地就看契約與談判了,地還是地主的 每多久修正合約內容...等) |
![]() |
送花文章: 20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