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 |
長老會員
![]() ![]() ![]() ![]() |
![]() 愛河是那一任高雄市長整治的?這個議題,昨天在高雄市發燒,民進黨英嘉高雄市競選總部批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吳敦義「搶」了民進黨的功勞;吳敦義重申挖除愛河汙泥、建中正橋和河畔公園是他在高雄市長任內所為;現任高雄市長陳菊強調是民進黨主政高雄時期,讓市民有光榮感。
吳敦義12月10日在副總統候選人辯論會上提到高雄市長任內整治愛河,民進黨發言人康裕成、高雄市議員連立堅昨天在英嘉高雄市競選總部召開記者會,指是前市長謝長廷讓愛河變漂亮、變乾淨,不容吳敦義搶功。 康裕成並說,高雄市的汙水下水道接管普及率,在吳敦義擔任市長任內只有5.8%,但謝長廷當市長時,愛河、前鎮河的汙水下水道接管率提高到60%,整整提升了10倍,汙水處理廠也多設置了一個。 吳敦義昨天下午到高雄市鹽埕區文武聖殿參拜,他說,愛河整治做了很多年,把愛河的汙泥挖出來、在河兩岸種樹、改建老舊的中正橋、沿愛河興建三民一號、二號公園、打通同盟路、興建客家文物館,這些都是他任內所做。 吳敦義表示,橋蓋好了,有人就在橋上裝霓虹燈,是漂亮一點,但蓋橋比較重要。 對於汙水下水道接管率,吳敦義反問民進黨,挖汙水下水道是從誰開始的?下水道最重要的是挖主幹管,在地下,沒有看到,施工困難,要花很多錢;做好主幹管之後來做家庭接管就容易了;耕耘種稻要比較長的時間,要割稻比較簡單。 高雄市長陳菊昨天上午被問到吳敦義說的整治愛河時表示,歷任市長對高雄多多少少都有努力,不過高雄從什麼時候才讓市民有光榮的感覺,讓市民覺得市政可以大幅進步,各項建設展現出來?這種有「感」,應從謝長廷當市長時代,而她努力更多,讓人民的感受更深。她並認為現在的愛河和吳敦義當市長時的愛河,有天壤之別。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6775437.shtml 我是不知道愛河應該算是誰整治的 但我知道世運的一卡車錢是花媽 中都公園的30億是花媽 高雄好幾座公園是花媽 高雄很多煙火也是花媽 花媽讓高雄市民感受一整個不一樣,有好山好水好風景好公園好煙火 也讓高雄市民感受到沒企業沒工作沒頭路沒薪水沒三餐 |
__________________ 幸福背後要付出的代價是非常非常大的 但人們往往只看到幸福的假象 卻沒想著該付出的努力代價 本是浮雲隨風飄 落下凡塵惹塵埃 我究竟還要走多遠的路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同 |
|
![]() |
送花文章: 37553,
![]() |
![]() |
#3 (permalink) |
註冊會員
![]() |
![]() 1020說雪山隊道挖了九年都不通,上他上任後得神力之助一下挖通,因此,是他們的功勞
1020選台北市長時說上任後要把捷運木柵線報廢...選上後改口宣示一年蓋一條捷運,後來捷運變成他的功勞好像跟當初規劃的黃大州亳無關係 第一場總統辯論中,小英不要臉的說台灣經濟是民進黨執政八年打下的基礎,能躲過金螎海嘯是他們金改立下的功,意思是馬政府有些經濟成績是撿便宜... 以上一段反而是老宋回應得最精彩,他說蔡主席你錯了,台灣經濟發展有今天是蔣經國打下的基礎,另外金改改到現在有人關在牢裡... |
![]() |
送花文章: 204,
![]() |
![]() |
#4 (permalink) |
論壇主管
![]() ![]() |
![]() 有道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其實有成果的是規擘計畫、執行任務、完成使命的通通有功勞, 胎死腹中或是仍然啟動中的就不用提起了。 |
__________________ 不飛的不飛 ... 因為曾經端座在雲霄之上 ... 所以不飛 , 因為期待您能與不飛抬頭共列翱翔天昊 ... 所以更是不飛 ! 不飛不想飛 ... 畢竟殘破雙翼在苔階沾濕 ... 所以低頭 , 只好安靜地蹲在這練習 ... 學習要如何才能飛的更高更遠 ! 不飛不曾飛 ... 終於知道青澀期代表蒼狗 ... 所以情殤 , 一甲子的意境等於六十年的期盼的凝固 ... 所以就此棲巢 ! |
|
![]() |
送花文章: 959,
![]() |
![]() |
#5 (permalink) |
管理版主
![]() ![]() |
![]() 【聯合報╱社論】
2011.12.04 01:36 am 總結首場總統候選人的政見辯論會,三方的戰略大體可說是:馬英九護城堡,蔡英文放煙幕,宋楚瑜打游擊。 馬英九的論述,是三人中最具體系架構者。一方面因是現任總統,政策架構自較具體系;另一方面,亦因敬謹認真的性格,其論述體系已被他完全消化並內化,因而表達得相當流暢。昨日的馬英九,一方面固守其城堡,為政策及政績辯護;另一方面,他也以城堡的居高臨下之勢,向下方來襲者擲石放箭,尤其是對準了蔡英文。 昨日整場辯論內容的主軸,仍在兩岸政策。馬英九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及「不統/不獨/不武」,是三人中最具體系架構者;且這個政策架構,已體現於正在運行的ECFA等十六項兩岸協議,馬英九甚至提及,連台灣的電影業都受惠於ECFA。兩岸政策儼然是「馬英九城堡」的主結構,蔡英文顯然攻不進去,而宋楚瑜甚至多次肯定馬英九的兩岸作為。 蔡英文最大的一顆煙幕彈是「台灣共識」。辯論會前夕,她突然發布「新兩岸政策」,似有向中間移動的跡象;卻不料在昨日辯論會中,她又用前所未聞的激烈言詞抨擊「九二共識」,非但謂其不存在,再稱之為「國共共識」,更指其為「傷害台灣民主最嚴重的產物」。但是,幾分鐘後,蔡英文就陷於自相矛盾的困境;她一方面痛斥「九二共識」,但另一方面又稱歡迎「一中各表」、「不統/不獨/不武」加入「台灣共識」。然而,如果「台灣共識」真將透過「民主程序」而形成,蔡英文卻如此斬釘截鐵地否定「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及「不統/不獨/不武」,還談什麼「民主程序」? 這一下讓馬英九抓住了把柄,他輕易穿透「台灣共識」的煙幕,直接指向蔡英文的矛盾。他說,「一中各表」是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而來;蔡英文既是競選中華民國總統,為何不守憲法?他又說,「不統/不獨/不武」即是有八成民調支持的「台灣共識」,他願在當選連任後,邀請蔡英文共同將此定為「台灣共識」,「還希望蔡主席到時候不要拒絕喔!」 相對於馬英九已將其論述內容消化並內化,蔡英文卻顯得對其論述非但未內化,甚至根本未消化。聽她發言,甚至覺得她自己也不相信自己所言。最令人駭異者是,她在結論時竟然說:「如果要國旗、國號走得出去,就要換一個政黨(民進黨)執政!」眾所皆知,迄今連民進黨的大選造勢場合都見不到一面國旗,蔡英文居然出此豪語,難道她也有電磁波的問題? 蔡英文在兩岸論述上的千瘡百孔,一開始就被接著她發言的宋楚瑜逮住。蔡英文在主辯階段,破題就說,馬政府在經濟方面的一些成績,是因扁政府金融改革打下的基礎;另馬政府在兩岸的成就,亦是扁政府小三通打下的基礎。正當許多電視機前的觀眾恐被蔡英文這幾句無厘頭的話嚇傻的時候,宋楚瑜已趁隙而入,糾正蔡英文說:打下經濟基礎的是蔣經國,而扁政府的金改是個羞恥;至於為兩岸關係打下基礎的,是二○○五年連宋的大陸之行。 宋楚瑜昨天打的是游擊戰,並未如一般預料的一面倒地批馬。他非僅指「扁辦」應對經濟不佳與兩岸衝突負責,甚至提到二○○○年(李登輝時代)的「黑金」;但他也多次說,「我贊同蔡主席的看法」。相對而言,宋昨天批馬的言詞可說是「泛泛之論」,卻反而相當肯定馬在兩岸政策上的作為;他昨天提到ECFA的次數似不下於馬英九,指為「台灣試點/大陸發展/行銷世界」。 有些人對宋昨天突變「溫和」,感到意外;但從另一角度看,這卻可能是宋更能影響選局的戰略。他在兩岸政策上同意馬英九路線,只挑馬的政績缺口施力,又強調中小企業、中產階級、中間選民的「三中路線」。這種「軟調路線」,是否比橫眉豎目的「反馬/倒馬」,更具撕裂藍營的效力,更有拉下馬英九、扶上蔡英文的可能,有待觀察。不過,另一種可能的發展是,既然宋楚瑜亦肯定馬英九的兩岸作為,則其反馬、倒馬的力道恐也就失去了支撐。 昨日辯論的另一重要主題,是三人相互對彼此人格特質的質疑。馬英九被蔡英文指六三三跳票,宋楚瑜則稱馬英九沒有執行力及協調力。宋楚瑜在人格特質這個題目上被馬蔡放過,但蔡英文卻被馬英九緊抓不放。蔡英文開場就自己打了預防針,她要馬英九看清楚,今天馬的競選對手「不是陳水扁,而是蔡英文」;馬英九打蛇隨棍上,回問蔡英文,「陳水扁不在妳身邊」,「但妳背後站的是哪些人」?蔡英文又說,「我的競選團隊不是未來的執政團隊」;馬英九則舉出蘇嘉全及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名單,不啻是在問:難道這不是民進黨未來「執政團隊」的名單? 馬英九更對蔡英文補了一句恐怕令她腦袋轟轟作響的話:「我馬英九改變了國民黨,而民進黨卻改變了妳蔡英文!」 昨日會場出現的一個小題目,最能凸顯三人的人格特質。交互詰問時,宋楚瑜突然提出C世代(雲端世代)的網路政策問題,顯示他極工心計,想用這個出其不意的冷僻問題,令馬蔡二人出醜。不料,馬英九竟然對答如流,「網路新都/無線寬頻」如數家珍;蔡英文則顯然中了宋的埋伏,當了一次「空心蔡」。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可說是一場令內行及外行皆大歡喜的總統政見辯論會。 ============================================ 蔡英文搞不好還以為可以蔡、宋攻馬...結果被打槍 ![]() |
__________________![]() 愛的時候,可以不公平;不愛了、分開了,總該公平了吧 重情重義重粉味 愛台愛鄉愛查某 |
|
![]() |
送花文章: 3254,
![]() |
![]() |
#8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愛河從吳敦義時代就開始整治。
像博愛路跟同盟路的愛河之心,以前的人行橋是紅色的,後來民進黨主政後換成白色,然後再設計水池跟景觀。 同盟路的開闢是蘇南成時代開始做,沿著寶珠溝兩岸的住戶居民搬遷跟造景,則是吳敦義接著做。 以前打下雛形,之後再完美。歷任市長對於愛河整治都有貢獻。 就像一台汽車,車體跟引擎做好後,才會組裝跟烤漆,這都是一整個環節,沒有說誰的功勞比較大。 不過汽車發表時,只會想到出來介紹這台車子的人,不太有人會說這是誰設計跟打造的車體 當你在挖管線,協調民眾搬遷做整地時..我想市容沒什麼改變的 但這是必須做而且很耗時間 等做完後..工程開始進行...市長換人,那時候民眾發現..怎麼換市長高雄變的不一樣,以前都沒建設都不漂亮 台灣政治人物喜歡剪綵跟炒短線就在於這裡,民眾只會看選舉前的政績,至於深究思考的人不多或者說只有到選舉前才會來注意所謂的政績,所以選舉口號跟第一印象的植入就很重要了。 |
__________________ 御製聖祖仁皇帝庭訓格言 人恆勞而知逸,若安於逸,則不惟不知逸,而遇勞即不能堪矣。故「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由是觀之,聖人以勞為福,以逸為禍也。 ![]() |
|
![]() |
送花文章: 7076,
![]() |
![]() |
#9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 |
![]() 引用:
沒有人要搶世運這項政績 不然搶搶高雄放煙火的美麗政績也可以 怎麼都沒有人要搶這些高雄人口中稱讚的政績 ![]() |
|
![]() |
送花文章: 37553,
![]() |
![]() |
#10 (permalink) |
註冊會員
![]() |
![]() 這種搶功的事情不只政治人物,其實學術界還不是一樣
早年台灣第一次分割連體嬰的手術成功,其中參與者之一的後來成為第一學府的校長 每次提到這項歷史的醫學奇績,媒體都說是校長操刀,他也樂於接受這個名譽 直到他的老師忍無可忍跳出來訴說,他才是劃下第一刀操刀的人,至於他的學生(校長),因為他當時負責紀錄以及對外發言,大家才誤認為是他主治 事後校長與挺校長的同仁出來抱屈,改口說不是操不操刀的問題,這類重大手術是全個醫療團隊的貢獻,不是誰的功勞最大...再者,校長否認自己有說過是他操刀,這媒體報導的 我有一位學弟是學生會的幹部為了做期刊弄個專訪校長問他當年分割連體嬰的事,他親口說"當年我為這項手術操刀....",因有錄音為證,學弟放給我們聽果然有說過....幸好他沒有出來選總統不然這錄音帶就是指控他說謊的證據 ![]() 此帖於 2011-12-13 03:25 PM 被 barrielee 編輯. |
![]() |
送花文章: 2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