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1 |
長老會員
|
![]() ![]() 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國際小劇場藝術節開幕演出的劇碼《愛》,詮釋環境與人之間的互動,光影運用活靈活現。 =============================== 2006國際小劇場藝術節「偶人相遇」昨在牯嶺街小劇場揭開序幕。 開幕首演作品《愛》,由 Chris Green 等演出者以戲劇探討美國本土話題,從卡翠納風災的人文反思到人心尋求庇護的安定感受,充分運用各種物件在戲劇中表達出對環境與人之間互動的深切情感,詩意幽默,也讓觀眾對戲「偶」的定義有多重想像。 藝術節總監杜思慧說,雖然開幕演出的英文劇名《TIN LIGHTING》(錫閃電)和中文劇名《愛》不一樣,但整個演出呈現人與自然倚賴的愛與包容,與演出者溝通後,將開幕劇的劇名翻譯為《愛》。 《愛》的演出中,演出者巧妙運用許多物件,包括垃圾袋、報紙、手套、帽子、釣竿,以及許多縮小的房子、手提箱、衣物來象徵人類的渺小,同時演出者也用近乎詩意的緩慢,演繹風災時的流離失所,用十字架與飛機的出現來象徵對逝去親人的思念與祝福,完全是「物件劇場」的具體呈現。 藝術節另一個演出者Dan Hurlin則將演出《當番茄醬變藍色那天》(The Day The Ketchup Turned Blue),短短12分鐘的小戲,利用「玩具劇場」的形式敘述一個瓷茶壺家族遇上斧頭家族的故事,預計將帶給台灣觀眾相當新鮮的觀戲經驗,不過因為預售反應相當熱烈,連同加演場在內的14場票券已告售罄。 藝術節中來自四個國家、六個團隊的演出將在牯嶺街小劇場陸續演到23日,其中還包括工作坊及展覽。 購票洽兩廳院系統,歡迎洽詢(02)2391-9393。 |
__________________ 應費醍醐千斛水 灑作蒼茫大宇涼 |
|
![]() |
送花文章: 1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