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1 |
管理版主
![]() ![]() ![]() ![]() ![]() ![]() ![]() ![]() ![]() ![]() ![]() ![]() ![]() |
![]() 媽呀!教我怎麼說
以前說→「國語很標準」 現在說→「華語很流利」 九年一貫課綱草案已通過 繼中正紀念堂「正名」行動後,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能力指標用語也要「正名」。未來「中國文字」將改為「漢字」,「國語文」改稱「華語文」,中小學生不再說「標準國語」,改說「流利華語」。 教育部正在進行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微調」工程,課程綱要審議委員會在1月下旬已通過「國語文研修草案」,修改內容包括:將目前1~3年級、4~6年級、7~9年級三個學習階段的劃分,改為低、中、高年級及7~9年級四階段,以符合國小實際教學情況。 「中華文化」改為「本國文化」 國語文研修的另一重點是,把「能力指標文字用語的混淆、不一致,修訂為一致」,具體的作法例如,「中國文字」改為「漢字」,「國語文」、「中文」改為「華語文」,「中華文化」改為「本國文化」等。 九年一貫課綱審議委員會將陸續召開會議,等各學習領域的研修草案都審查通過後,教育部再統一對外公布。教育部官員表示,最遲今年上半年會完成九年課綱審議工作。 一位不願具名的地方教育行政官員聽到「國語」、「中文」也要「正名」,質疑教育部又在搞「去中國化」?他表示,「政治的中國」應該切割,但沒必要去切割「文化的中國」;他更擔心,教科書必須依照課綱及能力指標來編寫,將會產生長遠的影響。他認為茲事體大,應該公開讓社會廣泛討論,建立社會共識後再來定奪,不應該由一群課綱委員作決定。 審議委員:符合時代潮流 課綱審議委員之一、台北市實踐國中老師林麗純認為,「中國文字」是漢朝以後寫的文字,並不是中國大陸現在使用的簡體字,因此改稱「漢字」很貼切,並無不妥;她指出,外國人來台灣學「華語」,本國人學「國語」,其實是同一種語言,統一改為「華語」,可避免混淆。有審查委員認為,報章雜誌也出現「漢字」用語,連台北市政府都在辦「漢字文化節」,「中國文字」改為「漢字」,很符合「時代潮流」的用語。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4216097.shtml =================== 又來了~ 簡直是在宣示我"阿肚"復活了 華語 與 漢字 早在生活上有所界定 凡中華民族之語言 都可稱做 華語(比如廣東話也可叫做華語),於華人有異曲同工之妙 日文裡的 漢字 會與中國文字 意義筆法一樣嗎? 什麼鄉土xx 改成 本土xx 這更是硬坳 擺明是藉人數優勢 最終將 閩南語 說成是 國語 再怎麼講最多只能說成是 先住民 卻硬說成 本土 一切都只是在找藉口罷了 |
![]() |
送花文章: 2044,
![]() |
![]() |
#12 (permalink) | |
管理版主
![]() ![]() ![]() ![]() ![]() ![]() ![]() ![]() ![]() ![]() ![]() ![]() ![]() |
![]() 引用:
都是針對國內(比如教科書、學子) 一般人當然會視情況於用字遣詞有所變化 個人認為此事 不需因為因應外國人而改變 這些官員什麼都是半斤八兩 民進X 的 牽拖 倒是學的淋淋盡至 (要了解在說什麼 請自行找這些報導) |
|
![]() |
送花文章: 2044,
![]() |
![]() |
#13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以我個人學中文的立場來看
這件事情本身就無可厚非 我是覺得改跟不改,沒差 台灣人鎖在一個小島上,有的時候成天自己內鬥而忽略了國際觀點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從【張震嶽在美國開演唱會自稱「華人」遭批】到【民進黨政府願意接受我們使用的語文是華文】來看,是種妥協,也是種進步 至於有版友說什麼教科書...別傻了 現在教科書這個學期賣不完,明年還是會重印,改個字沒那麼困難的 ****** 以政治立場而言,相信這幾年下來,也不會有人大喇喇的說「我是中國人」了 但是說要斬斷根中國文化的牽扯,似乎又不太可能 泛稱「華人國家」我覺得是很折衷的方式,至少在國家認同上比較不會產生嚴重矛盾 ****** 以世界潮流而言 很多人"初"接觸的時候還是會搞不懂什麼叫做漢字、漢學.... 我到覺得用"漢"來表示,是更寬廣的定義,而不是區區侷限在那個「中」 不是有些藥品的廣告都會說「漢方」嗎?怎麼大家用"漢"這個字用了那麼久都沒有非議 現在說要把「中文」改成「漢字」,大家就要跟著罵聲一片? 難道不知道,這個政府就是喜歡丟東西出來讓藍軍高血壓,最好是腦中風不能投票嗎? ****** 以教育而言 個人雖然習慣性說這是「中文」 但是課堂上順便告訴學生「華語」、「漢字」等定義,也沒什麼不好 置於「鄉土」變成「本土」.... 我是覺得沒必要 意義有別,適時適地而用即可 |
__________________ 我聽爺爺講了一個故事 故事裏的事是那昨天的事 故事裏有好人也有壞人 故事裏有好事也有壞事 故事裏有多少是是非非 故事裏有多少非非是是 故事裏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 故事裏的事,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故事裏的事也許是已真實 故事裏的事也許是從來沒有的事 其實故事本來就是已故事 故事就是故事 故事就是故事 |
|
![]() |
送花文章: 194,
![]() |
![]() ![]() |
|
|
![]() |
||||
主題 | 主題作者 | 討論區 | 回覆 | 最後發表 |
文章 - 中文電腦之父 | 莊孝偉 | 轉帖文章區 | 64 | 2008-05-14 03:36 AM |
資訊 - [BBS]51個論壇程式下載整理-歡迎轉貼,陸續更新 | hanklu | 論壇程式討論區 | 11 | 2007-05-19 08:37 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