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1 |
長老會員
![]() ![]() ![]() |
![]() 作者:杜書伍(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叛逆是一般人認知的負面名詞,但是,很多人都忽略掉,它卻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因子。 觀察孩童的成長過程,十歲以後都會出現叛逆行為,相當令父母及師長頭痛。然而,叛逆卻是促使孩童突破家庭單一環境養成的認知與觀念,而能吸納外界不同觀念與價值的關鍵因素;甚至,成年後會勇於突破現狀,主動追求改善、改變,也是因為叛逆因子的啟動。所以,性格中若缺乏叛逆因子,人們將只會墨守成規,依樣畫葫蘆,而不可能自發的改善、求變。 但是,仔細分析人的叛逆,可以發現其有「本能叛逆」與「理性叛逆」的區別。「本能叛逆」是依據自己的感覺、好惡來做判斷,只要「我不喜歡」,我就反對,我就不要;相對的,理性叛逆就是依據理智思考、分析,做出理性判斷,這是「為了做的更好而叛逆」,因而能改變現況、提升到更佳境界。 青少年時期的叛逆現象,就是一種「本能叛逆」。因青少年仍處於「感性主導」的階段,理性思考習慣尚在培養初期;但在此同時,卻也開始對家庭、學校加諸的種種約束,感到厭惡、反感,因而不問是非對錯,一律排斥之。叛逆過了頭,嚴重者會行為偏離,甚至誤入歧途,做出讓人惋惜的事情。 觀察人的成長過程,原來是百分之百由「感性主導」;透過學習,注入理性思維,逐步提高「理性主導」的比重。所以,個人在歷經青少年時期的「本能叛逆」,隨著不斷的學習、理解、體悟、教訓,理應會隨著理性思維的增長,逐步轉換到成年後的「理性叛逆」。 然而,我們卻發現並非人人都能順利轉換,有些人甚至會將青春期養成的「本能叛逆」習慣,延續到職場。比方說,進入職場接觸到公司的制度、流程時,有些人會「選擇性」的接受,不喜歡的就排斥之,對於事物便容易單點思考、掛一漏萬。與人共事時,排斥與不喜歡的人合作,導致人際關係不佳,團隊合作能力低落。對於職掌內的工作,反射性的挑喜歡的做,不喜歡的便非常被動,主管往往得緊盯在後,甚至收拾爛攤子。 而主管在輔導這類人時,往往也特別吃力。因為習慣於「本能叛逆」,說理他們往往聽不進去;只有在本能叛逆闖了大禍、遍體鱗傷後,或許才會開始檢討、反省。因此,一個本能叛逆成分明顯者,隨時會因行事七零八落而闖出大禍,用起來風險很高;因此,再聰明、再有能力的人,都沒有用,主管也不應錄用。 由此可知,身為一個主管,必須非常注意去偵測部屬本能叛逆的嚴重程度。然而,有些粗糙的主管,只看表象,容易只看到部屬「有做」而有做好的部分,未去檢視去「未做」的部分;甚至會容忍其將份內工作丟給其他同仁收拾的行為,卻還誤認其表現不錯,實荒謬之至。 因此,主管應靜下心來,想一想部屬之中的那些人本能叛逆傾向明顯,必須要加以輔導;若仍成效不彰,即應放棄。對個人來說,也該想想自己,本能叛逆的成份有多高?如何將自己的「本能叛逆」轉換到「理性叛逆」?而能從根源去發崛阻礙自己成長的牽絆。(Y60320) (本文取材自「聯強EMBA」,為聯強國際集團內部管理課程主題) |
__________________ 一起守護台灣 謙遜─使凡人仿如天使 驕傲─使天使淪為魔鬼 |
|
![]() |
送花文章: 126689,
![]() |
有 4 位會員向 cara551977 送花:
|
![]() |
#2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有趣的文章
小弟的認知跟杜先生有幾分相似,卻不太一樣。 小弟認為「反動」的能量,大體可分為先發的思想上和口語上的「批判」(和本能叛逆比較接近),以及後至的行為方面的「執行」(和理性叛逆比較接近)。 當前台灣社會,一般人很習慣表達「批判」,批判政府、批判公司、批判媒體、批判父母、批判師長、批判旁人、批判妨礙自身利益的其他人...,批判變成一種意識形塑運動,一種讓人覺得是「正義化身」的氛圍,若夾帶大量情緒,批判就會像是起乩、神鬼上身一般,自己神風無敵,傷害他人卻不自知、無憐憫。 『用嘴說得都很快』,批判可否具體落實的關鍵在「有無執行的能力」。多數批判者不認為自己該承擔「執行」的責任,造成「別人的孩子死不完」的現象,不斷製造衝突,卻不會折衝,只做一半的「創新」仍是失敗! 批判,是知識分子的天賦。不過知識分子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後,若還是只會批判,不懂得承擔責任、化思想為企劃、具體行動的話,就算了然撿角(台語),白活了。 執行的基礎在於「尊重異己、同理他人」,只利己的號召得不到推動巨輪的力量。執行的精隨在於學會「明白成本、計算得失」,如何獲致多數人認同,在眾人的得失間取得平衡,才叫做厲害。 每個人的批判都可以浮現「創新」的影子,但是從影子到成像,需要更多人認同+參予,包容一切並觸動潛在參予者的靈魂,才能讓「創新」幸福人類的生活。 不好意思,上述內容太嚴肅了,小弟自罰一杯菊花茶 ![]() ![]() ![]() ![]() |
__________________ 的歷流光小,飄颻弱翅輕。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 [IMG][/IMG] |
|
![]() |
送花文章: 127322,
![]() |
有 2 位會員向 rezard 送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