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1 |
註冊會員
|
![]() [王竹語職場36計之11] - 可以做的先做,不能做的,等時機
「你有想過未來嗎?」 「沒有。」 「為什麼?你從來不想未來嗎?」 「我從來不想未來,它已經來得夠快的了。」 職場裡充滿了等待:等下班,等週五;等發薪日,等升職時;等年終獎金,等一夜情;等老闆退休,等討厭的人離職。 所有的等待,都與時機有關。《戰國策.趙策三》裡,希寫勸建信君的話很值得深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趙人希寫拜見趙國佞臣建信君,建信君對他發牢騷說:「文信侯對我太沒禮貌了。當秦國派人來我們趙國做官時,我還任用他們為丞相的官屬,授予五大夫的爵位呢!文信侯對我,真可說太沒禮貌了。」 「我認為當今掌權的官員,還不如商人。」希寫說。 建信君聽了勃然大怒:「你看輕掌權的要員,反而敬重營利的商人嗎?」 「不是!不是!」希寫回答:「一個好商人不和人討價還價,只在那裡靜待時機:物價下跌就進貨,物價上漲才拋售。古時周文王彼囚禁在牖里,周武王也被囚禁在玉門,終能砍下紂王的頭而掛在太白旗桿上,這就是靜侯良機的效果。如今閣下不能在權力上和文信侯相抗,卻斤斤計較文信侯對閣下沒有禮貌,我認為不太妥當。」 ~趙策三.希寫見建信君 * * * 時機未到,乾著急也沒用。希寫勸建信君說:連商人都懂得等待時機,你怎麼不懂這個道理呢? 那麼,不著急的話,時機未到,自己是不是什麼事都別做,等時機就好? 牛頓說:「我不知道世人對我會有什麼觀感,我總覺得自己像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小孩子,只注意著撿拾岸灘上美麗的卵石和貝殼,卻無視於橫在眼前浩瀚的真理之海。」 這段話也許大家解讀為是牛頓的謙虛。我確認為他展示了一種很重要的人生境界:人生事,可以做的先做,不能做的等時機。 有貝殼可以撿,就撿。大海再怎麼美麗,沒有船,不能去一覽海景;沒有潛水衣,不能一觀海底奇景。沒有就沒有,有貝殼可以撿就好,可以做的先做,也許等一下有船經過,可以搭船;說不定待會有人潛水,等他潛完可以跟他借裝備。但一切還沒出現之前,可以做的先做,有貝殼可以撿,就撿。 人生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人生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想做什麼就偏偏做不成什麼。這時候,可以做的先做,就非常重要了。走一步,是一步;做一點,算一點。總比站在原地什麼都不做好。 可以做的先做,不能做的等時機,有三要點: 第一,不要別人告訴你做什麼你才做什麼。(老闆雇你的原因應該是期待你會想到他沒想到的吧?) 第二,不要看別人做了什麼就一下子跟著做什麼。(有沒有考慮過很可能是一窩峰跟著錯?) 第三,不要因為其它人都沒做什麼自己也什麼都不做。來看《墨子.公孟》的故事: 有個人來到墨子門下,墨子語重心長地對他說:「為什麼不學習大義呢?」 此人回答說:「我家族中沒有人在學。」 墨子說:「不是這樣。愛美的人,難道說我家族中沒有人愛美,所以我也不應該愛美嗎?嚮往富貴的人,難道說目前我家族中沒有人富貴,所以我也不該嚮往?愛美、嚮往富貴的人,不看他人行事,自己拼命去做。大義是天下最可貴的,為什麼要看他人行事而不努力去做呢?」 職場的「等待時機」是很奧妙的。最後以《呂氏春秋.孝行覽.首時》的故事來做結論: 墨家有個叫田鳩的人,想要見秦惠王,在秦國待了三年還沒見到。有個客人把這個情況告訴楚王。楚王很喜歡他,給了他將軍的符節出使秦國。他到了秦國,憑藉這個身份見到了秦惠王。田鳩告訴別人說:「到秦國見惠王的道,竟然是先去楚國啊!」 《呂氏春秋》對以上故事的結論是:「事情本來就是離得近反而疏遠,離得遠反而靠近的道理,時機也是這樣的。」 可以做的先做,不能做的,等時機。 老天,請賜給我耐心……但我現在就要! |
![]() |
送花文章: 0,
![]() |
向 go2007 送花的會員:
|
![]() ![]() |
|
|
![]() |
||||
主題 | 主題作者 | 討論區 | 回覆 | 最後發表 |
轉貼 - 第一次約會不能做的10件事 | superxboy | 轉帖文章區 | 4 | 2006-06-18 01:46 AM |
有沒可以做Flash的軟體 | wenying303 | 一般電腦疑難討論區 | 0 | 2003-06-10 07:46 PM |
請教大家一些小弟不能做的電腦問題 | 小傲 | 硬體疑難使用問題討論區 | 11 | 2003-01-03 03:42 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