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1 |
長老會員
![]() |
![]() 楞嚴一笑 宋代法常禪師辭世詞的含義與境界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b2dbW-xrMg/ 楞嚴一笑 此事楞嚴嘗露布,梅花雪月交光處。一笑寥寥空萬古,風甌語,迥然銀漢橫天宇。蝶夢南華方栩栩,班班誰跨豐干虎。而今忘卻來時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飛鴻去。 明奘法師解釋:法常在入寂前的清晨,書《漁父詞》於室門,就榻收足而逝。《楞嚴經》卷2載,波斯匿王自覺時光飛逝,生命短暫,身體逐年、逐月、逐日衰變,「剎那剎那,唸唸之間,不得停住」,深感生命虛幻,遷變無常。佛啟發他,在變化的身體之中,有不生不滅的自性:「彼不變者,元無生滅。」波斯匿王受此開示,當下大悟。梅花 雪月,都是純白之色,三者交光互映,是澄明的極境。參透生死之理的詩人,對肉身的寂滅付諸一笑,因為他感悟到,在風鈴鐵馬聲中,不正是有「這個」在!璀璨銀河,橫亙天宇,個體生命與宇宙法性合而為一。生命如同蝶夢,蝶化人,人化蝶,本無區別,貴在有栩栩自得的心境。那跨在豐干虎上的,不正是支配「六和合」的「一精明」?詩人借用寒山「十年歸不得,忘卻來時道」成句,說自己多年沒有回家,如今連以前來這裡的路,都忘得一乾二淨。這是因為自己沉潛於不斷的修行之中,連生命的足跡都已忘卻,達到了毫無粘著的境界。結二句透露出「手揮五弦,目送歸鴻」的高情遠韻,鴻飛冥冥,像喻自性衝破器世間的牢網,而翱翔於自由自在的禪悟境域。禪師對生命的審視,寧謐、從容、安祥、明淨,生命的逝去,猶如寒潭雁影,雁去而潭不留影,「留」下的只是亙古的澄明 明海和尚對這首詞的體悟與見解 2005年9月20日 從昨晚到今天,石家莊竟然下起江南才有的綿綿小雨來,秋氣四起,雨聲淅淅,讓我想起古 人「聽雨」的一首詞。記不全,只記得最後一句,正在腦中搜索,有居士驀然將這首詞全文以短 信發來,詞云: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 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這作者以「聽雨」描述了人生的幾種不同況味,按葉嘉瑩的理論來說,極具感發的力量。 中國古代的詩人對人生在無盡時空中的孤獨、茫然極敏銳,他們以感性、具象的語言表達了 人生無常的特質,所以多憂悲之辭。 這位作者似乎暮年出了家,但仍然難捨前塵影事,在僧寮裡,透過雨聲回味人生的悲歡離合, 徹夜難眠。(說「鬢已星星」,可能還是在家人,只是來寺院掛單) 少年孟浪,中年為生計漂泊湖海,晚年棲影佛寺,卻仍然沒有找到出路,未免讓有些讀者心 著裡慌。 但是我們讀宋代法常禪師的辭世詞,終於領略到轉過身來後的另一種境界: 「此事楞嚴常露布,梅花雪月交光處。」 ——佛陀在《楞嚴經》中反覆表露我人真心之所在,在鮮活生命之每一個根塵交光處,從來 不缺少什麼,只是我們一向認賊作父,在種種分別的幻象中流浪。 「一笑寥寥空萬古。」 ——驀然回首,體證生命真實的當下,前塵往事、生死輪迴之煙雨迷霧頓時脫落,千斤擔子 放下。這一「笑」在有的禪師是透徹骨髓的會心的一笑,在有的禪師則是情不自禁的「哈哈大 笑」。 百丈禪師會下一僧,一日出坡在田間勞動,聞吃飯的鼓聲,大悟。哈哈大笑,掉頭回寺。下 來百丈問笑之所以,答曰:適來聞鼓聲,肚饑。百丈讚歎曰:俊哉,此是觀音入理之門。 宋代有一禪師(忘其名),行路跌倒摔跤,大悟。哈哈大笑作偈曰:這一跤,這一跤,萬兩 黃金亦合消…… 「風甌語,迥然銀漢橫天宇。」 ——大笑之後「空萬古」,並非生活在虛無中,相反,山還是山,水還是水,依然是舊時人, 只是更親切。為什麼?無間隔故。宋周敦頤從佛印禪師學禪,久久不悟,一日在室內,心中迷 悶,遂打開窗子,恰值孟春,園中嫩草初綠,大悟,不禁脫口而出:「恰似自家意思一般。」 風甌,簷下的風鈴。此時聽來,是那麼親切,而心地的景象呢,又像無垠的天宇,像燦爛的河 漢,廣大,光明,奇妙,重重無盡。在這裡,眼前之「一」與無窮之「一切」統一了,心與物統 一了,剎那與永恆統一了,感性與理性統一了。…… 「蝶夢南華方栩栩,珽珽誰跨豐干虎。" ——莊周夢蝶,有感人生如夢興問:是我夢中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現在正處夢中現為我呢? 他又說:至人無夢。有人於是論定聖賢睡眠無夢。關於此一問題,宋代宗杲禪師有專文論述,見 《大慧宗杲書牘》。大意是說,問題不在聖人做不做夢,在於他們生活在寤夢一如的境界。在夢 中不執以為真,在醒裡也不執以為真。那什麼是真呢?亦幻亦真,亦真亦幻。無非是真,無非是 這幻。這時候眼裡的一切是那樣的鮮活真實(栩栩如生)生活是夢,亦是藝術,是道場,亦是游 戲場。唐代豐干禪師常騎一老虎來去。珽珽,描述騎在虎背上輕盈自在的樣子。這時,老虎也被 伏降了,成了朋友,萬物皆備於我,「白雲與我最相知。」「舉手攀南鬥,回身倚北辰,出頭天 外問,誰似我般人。」 「而今忘卻來時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飛鴻去。」 ——無始以來顛倒輪迴的路現在斷了,此生無悔,這一期生命的下課鈴響了,宛如暮色將近。 當遠客他鄉的詩人們在斷雁淒清的叫聲中悵問「日暮鄉關何處去,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時候,禪 者如自由的飛鴻在無盡的時空中飄然飛去。極目天涯,浩然無際,糾纏在「悲歡離合」中的我們 在此一刻終於與禪師拉開了距離。…… 戰勝人生憂悲苦惱的禪者安住在光明與喜悅中,但他並非聽不到雨聲,看不見明月梅花。他 的境界當是至為感性優美又至為超然自在! 此帖於 2010-01-09 04:15 PM 被 NKNK 編輯. |
__________________ 百戰功成老太平 優柔誰肯苦爭衡 玉鞭金馬閒終日 明月清風富一生 |
|
![]() |
送花文章: 14708,
![]() |